公文经典用词,全拿走。关注后继续补充。

1. 常用排比最常用的三字词:可概括为性、感、多、点,不、化、新、力。

A、XX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可行性、预见性、启发性、科学性、先进性、随意性、警惕性、指导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B、XX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

C、多XX: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方位、多角度、多元素;

D、XX点:立足点、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着眼点、闪光点、结合点、动力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增长点、支撑点;

E、不XX: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含糊、不折腾、不妥协;

F、XX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化;

G、新XX: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成就、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路子、新模式、新环境、新载体、新途径、新方向、新优势、新跨越、新趋势、新局面、新格局、新变化、新高度;

H、XX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

I、XX心: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

J、XX意识: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K、XX点: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L、XX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执行力、感召力;

M、XX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组织认同、事业认同、感情认同、心理认同、环境认同;

N、XX度:高度、深度、宽度、力度、强度、密度、浓度、气度、温度;

O、为XX:为基础(基点)、为核心(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手段)、为载体(平台)、为保障(保证后盾)、为契机、为总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 、为关键、为先导、为宗旨、为支撑、为指导、为导向、为方向、为驱动、为主体、为补充、为标准、为主线、为主题;

P、XX于:立足于、着眼于、贯穿于、行进于……

Q、X导:倡导、指导、引导、督导;

R、X期:关键时期、重要时期、攻坚时期、困难时间、稳定时期、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

S、XX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求是精神、坚守精神、团队精神、无私精神、民主精神、谦虚精神、科学精神;

T、一种XX:一种境界、一种考验、一种标志、一种障碍、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成功、一种枷锁;

U、小XX:小改革、小突破、小提高、小态度;

V、XX型:务实型、节约型、高效型、全能型、复合型;

W、勤XX:勤学习、勤工作、勤思考、勤自勉;

X、入X:入耳、入脑、入心、入家;

Y、X位:定位、站位、越位、错位、缺位、补位;

Z、XX者:守护者、保护者、守望者、协助者、决策者、参与者;

AA、一X(X):一心、一意、一直、一味、一定、一向、一股绳、一盘棋、一颗钉;

2. 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勇敢顺潮流而为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找准切入点实施

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其中,

贯穿始终,切实抓好,扎实推进,加快发展,

持续增收,积极稳妥,狠抓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

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

注重强化,规范程序,改进作风,积极发展,

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全面分析,全面贯彻,

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全面实施,逐步扭转,

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

逐步完善,明显提高,逐渐好转,逐步形成,

不断加强,持续增效,巩固深化,大幅提高,

显著改善,不断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圆满、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

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

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

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程,贯穿各方,

切实抓好,有效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

持续增收,积极稳妥,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

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

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

注重规范,不断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

依法实行,做深做细,做好做实,全面分析,

明显好转,努力形成,不断加强,大幅提高,

显著改善,比较充分……

做深、做细、做实、落实,

具体结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同种:

2-1 主谓短语

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实绩突出、德才兼备、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群众公认,成效卓著、

成效显著、起点很高、进展顺利、反响热烈、

增势强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教昌明、

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各得其所,旗帜鲜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

环境友好,多措并举、试点先行、信息共享、

政策倾斜,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重任在肩、自我加压、信心百倍,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贵在坚持,重心下移

2-2 动宾短语

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尊重民意、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广开城门、招贤纳士,提高认识、提升境界、

提高境界,再续辉煌、再创佳绩、再破纪录、

再立新功,了解情况、分析形势、发现问题、

找准问题、分析问题、深挖根源、选准路子、

制定措施、严格政策、克服困难、搞好指导、

做好调查、搞好调度、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加大投入、强化考核、

强化监管、强化措施、持之以恒、发挥优势、

应对挑战、抓出成效、落实任务、赢得发展,

收拢思想、调整状态、认清形势、肯定成绩、

正视困难、正视压力、发扬精神、苦练内功、

挑战自我、迎接挑战、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振奋精神、倍感自豪、倾注精力、充实力量、

加快节奏、抢抓机遇、严格考核、不甘人后、

再鼓干劲、展望未来、充满信心、摸清家底、

争取主动、膨胀规模、简化程序、消除隐患

2-3 双动短语

开拓创新、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真抓实干、

敢打必胜、做大做强、统筹规划、攻坚破难、

应急处变、克短治弱、凝心聚力、反骄破满、

欢欣鼓舞、调查研究、奖优罚懒、规划指导、

从善如流、一抓到底、甘于奉献

2-4 偏正短语

01.与时俱进、加压奋进、迎难而上、赶超发展、

超前谋划、科学发展、科学把握、统筹安排、

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分类指导、

科学规划、同步跨越、以点带面、聚集拉动、

不断提升、整体繁荣

02.高点定位、高效务实、勇于奉献、爱岗敬业、

清正廉洁、廉洁勤政、坦诚待人、用心把握、

用心领会、深入领会、充分认识、相互协作、

认真贯彻、认真解读

03.从严治政、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合理布局、

竞争发展、谨慎评估、量力而行、纵深推进、迅速崛起

04.迅速铺开、显著增强、逐步加强、显著扩大、切实增强、日趋完备

05.重点扶持、层层分包、跟踪服务、配合联动、配套联动

06.严格落实、严格检查、严格整顿、严肃处理、严格管理

07.及时沟通、非常之举、宏伟蓝图、指路明灯

08.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大胆作为、千方百计

09.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强力度

10.锐意进取、努力奋斗、奋力争先、努力拼搏

11.超前预防、认真查摆、及时整改、立即行动

12.有序运行、有序推进、逐步推进、对外嫁接

13.骨干企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3. 常用动词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给力,聚焦,支撑,展现,体现……

4. 常用名词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解放日报》上的“解放”:一个词里的70年

作者:李彤彤 肖书瑶 脱崟 尤莼洁 实习生 赵鹿鸣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 “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

1949年10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在报道开国大典的同时,发表了社论《庆祝新中国诞生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国人民自己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这张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机关报传承了延安《解放日报》的报名——创刊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共中央党报取名“解放”,正是为了表达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奋斗的志向: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世界必然要变成一个世界人民的光明世界,中国必然要变成一个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中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也从理想变成现实。两张《解放日报》的“解放”,在时空中遥相呼应。

70年时光飞逝,“解放”一词,出现在《解放日报》逾14万篇的新闻稿中。

70年的时光中,“解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断滋长,超越了革命时代的叙事语境,渗透到历史的脉络中,不断被塑造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作为一个具有政治共识意义的词语,“解放”,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更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1 解放:国家记忆

1949年,《解放日报》一共有8190篇文章提到了“解放”,1952年后,出现“解放”的文章篇数有所回落,但在1964年后一路攀升,1970年达到顶峰,占《解放日报》整个稿件数的23.5%。1978年至1981年,《解放日报》上含有“解放”的稿件占比从14.44%跌落至5.26%。1983年后便常年保持在5%以下,但2010年以后,又逐步回升。

1949年的《解放日报》上,与“解放”同时出现的词语,频次最高的是“进军”、“伟大胜利”、“诞生”等。

此时的“解放”,衔接了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涵义。“解放”这个词语并不是外来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存在,《唐宋词百科大辞典》解释“解放”是“解开、解除束缚”的意思。20世纪初,随着西方思潮的传入,“解放”被用来翻译“liberation”一词,从此带有了革命启蒙的色彩,并在使用中逐步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尊严、自由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更视其为自身的理想和使命。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历程中,上海的解放是具有独特地位的。《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写道:中国人民的大翻身是以大上海的解放为标志的,“人民解放战争发展到大上海的解放,这乃是二十世纪中叶震动全世界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事件,在今后的世纪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将以他的智慧和劳动,来建设独立的,自由的,繁荣的新中国,来推进全世界的和平民主事业。”

从积贫积弱、被列强欺辱的旧中国,到独立的、自由的、繁荣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的“解放”,从动词变成名词,特指1949年这个历史性的节点。“解放后/以来/以后”,作为一种时间状语,被用来作为区隔不同历史时期的时间标记。虽然“解放”在报纸上出现的篇数逐年下降,但到建国逢十周年庆,篇数就会有所增长,例如1999年,2009年等。

尽管今日大众的语言与70年前已发生很大变化,但“解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其特殊的地位是永恒不变的。

70年来,《解放日报》上和“解放”同时出现的高频词有“中国”、“上海”、“国家”、“群众”、“革命”等词汇。 对今天的十四亿中国人而言,“解放”这个词语永远和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紧紧联系在一起,代表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代表着共同的情感牵绊和集体记忆。

2 淡出历史舞台的“解放”

1949年之后,中国各地的解放已经基本完成,但“解放”在某些词组上,仍然延续了革命时代“使获得独立自由”的含义,只不过客体有所变动。

“解放台湾”是其中一个词组。《解放日报》上最早出现“解放台湾”,见于1949年6月14日发表的新华社稿件《台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谢雪红痛斥美帝妄想吞并台湾》,文章最后写道:“由于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台湾解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1950年,《解放日报》上共有933篇文章提及“解放台湾”。此后,在1954年美台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后的1955年、第三次台海危机时的1958年,“解放台湾”的词频又出现了两次高峰。

1978年,是“台湾”最后一次经常和“解放”一起出现。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表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回答美国参议员提出的关于台湾的问题时说: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世界人民利益要求中美永远友好 邓副总理与美参议员共进午餐并出席众议院茶话会》,1979年2月1日)

此后《解放日报》再提及台湾问题,“和平统一”成为最紧密的关联词。2019年,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就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五点主张,再次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强调“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习近平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2019年1月3日)。

另一消失在历史语境中的高频词语是“民族解放” 。这里的民族并不特指中国,而是指广泛的第三世界。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后,至1966年,《解放日报》上有关“民族解放”的文章4800余篇,同时被反复提及的词语则是“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相关的“民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解放”相关最多的是印尼、缅甸、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不结盟运动时期,阿尔及利亚、刚果等非洲国家的新闻经常出现在《解放日报》上;进入60年代以后,因为古巴危机和越南战争,古巴和越南也成为备受国内关注的两个国家。

这期间所兴起的“解放阵线”、“解放斗争”、“解放组织”、“民族解放”等词语,均与独立运动浪潮中的亚非拉国家有深刻关联。

“妇女解放” 这一词语的高峰同样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淡出视野。

解放头几年,和“妇女解放”联系最频繁的是“婚姻制度”。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发布,明确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婚姻制度所加于妇女的枷锁,推翻了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统治,使中国妇女解放事业,更有了新的内容和发展。” (《坚决拥护婚姻法!全总·青年团中央 妇联·民青联·学联联合通知》,1950年5月9日)从这一阶段相关的高频词“男女平等”、“美满生活”、“移风易俗”等可以看出,“妇女解放”在最初针对的是“夫权”,其意义在婚姻和家庭层面较多。

但“妇女解放”的效应很快从家庭中溢出。毛泽东在1955年说:“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妇女力量大无边,顶住半片天”的口号下,妇女成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1960年,上海全市女职工达到了66万人(解放初期这一数字只有4万人),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加工生产和社会服务性劳动的里弄妇女有20多万人,“妇女解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的妇女们,前进,前进,再前进!》,1960年12月16日)

以国家权力保障的妇女解放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职业地位和教育机会的提高,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

3 解放生产力——从发展经济到改革开放

解放后,上海迅速投入了恢复建设和生产工作,1952年,上海工农业生产、财政税收等都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城乡居民储蓄2.27亿元,为1949年的31倍。这期间,与“解放”一起出现的高频词还有“生产”、“建设”和“发展”。1949年,“生产”出现9109次,“建设”出现4779次,“发展”出现4729次;1950年,“生产”出现18397次,“建设”出现5880次,“发展”出现7243次。

“解放”作为动词,也有了新的宾语——1950年2月3日,《解放日报》转载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署名文章《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首次出现“解放生产力”这个词组:“革命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而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使用了“解放生产力”的概念。

1954年3月17日,经济学家沈志远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总路线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法则》指出,中国解放生产力的方式,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生产关系重新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解放生产力”被作为社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目标提出。1956年10月,《解放日报》发起了“生产关系跑在生产力前面吗”的讨论,以读者来信的方式讨论“我国国内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应如何理解,讨论实际上触及了当时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后来还扩展到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十几家报纸,引发了全国反响。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此后,“解放生产力”的使用频率开始下降,1961年、1962年的《解放日报》上甚至没有出现。1976年,“解放生产力”出现于批判“唯生产力论”、“黑猫白猫论”的文章中,“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揭穿“三项指示为纲”的反动实质》,1976年2月29日)

改革开放后,“解放生产力”的含义回归常识。1980年7月14日刊登的文章《今年夏粮作物大幅度增产》,报道砖桥公社三麦总产量创新高,“这个历年名落孙山的穷水乡之所以能在多灾之年得头牌,主要是他们……积极解放生产力的结果”。这一年,这个词语也扩展到经济领域以外:“文艺领域的精神生产,面临着一个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迫切问题。”(《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 把文艺事业搞活》,1980年9月18日)

这一时期,“解放生产力”更多是作为经济工作领域的名词出现,政治色彩很弱,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性质等关系都不大。

“解放生产力”出现的再一次高峰是在1992年,《解放日报》有78篇文章提到“解放生产力”,60篇文章提到“发展生产力”。这年的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南巡讲话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超过了单纯的经济领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话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经常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至2019年《解放日报》上两组词语同时出现的文章共有289篇。

各届领导人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解放思想——从轰轰烈烈到实事求是

《解放日报》上出现“解放思想”这一词语的首次高峰是1958年。当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针对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问题,毛泽东提出 “揭掉盖子, 破除迷信,去掉压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要“敢想、敢说、敢干”。8月,北戴河会议宣布了107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大跃进”轰轰烈烈开始了。

这一年,“解放思想”一词在《解放日报》的451篇文章中出现,从工厂工人、到科普工作者、再到京剧艺人……各行各业都在“冲破一切陈旧规章的束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过于狂热的气氛导致“卫星”遍地,但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式微,“解放思想”很快在1962年跌落至两篇。

“解放思想”再一次高频出现在《解放日报》上,就要20年后了。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这次讲话实际上针对了当时党内“两个凡是”盛行、教条主义严重的状况,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正本清源,这次讲话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也成为时代的格言。

实际上,邓小平讲话的两个月前,1978年9月20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发表的《习仲勋同志在广东省委常委学习会上作重要发言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一文中,就已经提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该文是对广东省委常委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会的报道,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文章指出:“坚持用实践来检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979年,“解放思想”出现在《解放日报》上590篇文章中。其中“上海”和“解放思想”同时出现的有286篇。“解放思想”的报道遍及各个领域,但最多还是在经济领域。如1979年9月,上海市增产节约交流大会上,六个单位介绍如何“解放思想”,服装工业公司是“与一些公社和街道组织联营企业,两三个月就投入生产”,市五金交电公司则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两条腿走路,两条渠道进货”……(《解放思想,把经济工作做细做活》,1979年9月21日)

大量细节说明,“解放思想”并不只是观念,也是行动。

“解放思想”出现的另一波高峰,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这次讲话针对当时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指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之前的1991年,《解放日报》根据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时的内部讲话,发表了署名皇甫平的系列评论,第一篇《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任何僵滞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以改革开放贯穿全年,总揽全局。”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中,多次出现了“新的思想解放”,“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要进入新境界”这样的语句。

1992年以后,每逢改革开放及南巡讲话的十周年纪念,比如1998年、2002年、2008年等,“解放思想”都会在《解放日报》上迎来一波小高峰。

《解放日报》见报稿件中,习近平与“解放思想”一起出现的共有696篇 。第一次,是他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的一次市委常委学习会上,指出“要始终不忘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干部要做到六个“始终不忘”》,2007年4月14日)

最近一次,则是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这次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力度大,要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行为障碍,善于谋新策、出新招、走新路”。(《凝心聚力 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019年8月1日)

纵观“解放思想”的内涵,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从传统观念和体制当中寻求突破。在这一过程中,“解放思想”逐渐成为全党“统一的思想”,并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支撑中国一次又一次在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

70年来,《解放日报》记录了上海的日日夜夜,上面的每一个词语,都可以说是观念和事实的容器,每一个词语,都是在时间的流程中建构、定性与发展,凝结当下的思想资源,又不断被历史记忆唤起,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再诠释、再建构。

回望《解放日报》上的“解放”,是回望历史,也是连接现在。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涉及2019年的文章统计数据均截至2019年9月26日;文字引用部分来自《解放日报》,具体篇名见文内注释

相关问答

填词语解放()解放()如:丰富(知识)_作业帮

[最佳回答]解放思想

与解放搭配的词语?

解放思想,解放双手,解放劳动力,彻底解放,解放身心,解放天性,解放捆绑,解放黑奴,解放战争,解放中路,解放军报,解放妇女,解放鞋,解放军,解放后,解放...解放思想...

搭配词语内容是:解放()解决()解救()发挥()发生()发现()改变(...

[最佳回答]战争问题人民能力事故问题思想条件措施

形容党解放中国的词语?

黑暗,水深火热,动荡不安。黑暗,水深火热,动荡不安。

词语搭配,急,十分钟内必须解决解放()解决()解散()解除()开发...

[最佳回答]解放思想解决问题解散组织解除职务开发智力开辟领域开垦荒地开展活动

一切都改变了模样的成语_作业帮

[回答]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沧海桑田\x09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求采纳啊啊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今时不同往日,沧海桑...

什么样的解放战争四字成语?

解放战争四字成语有:出奇制胜、因势利导、稳操胜券、锐不可当等。这些成语都体现了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和智慧智慧,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战术和战略,在艰...

搭配词语扩大()博览()培养()增长()掌握()解放()开辟()提高()...

[最佳回答]扩大范围博览群书培养感情增长见识掌握知识解放思想开辟道路提高觉悟

填词语解放()解放()如:丰富(知识)

解放思想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节约()节制()节省()解放()在括号里填...

[最佳回答]节约(时间)节制(花费)节省(精力)解放(思想)解救(群众)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