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儒家思想所看中的“礼乐文化”,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从社交待客,到婚嫁丧葬,处处都可见“礼”的影子。
儒学将生活中所需的礼仪,一共分为五种,即“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其中凶礼有个分支,名曰“丧礼”,即是在举办葬礼时,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若不奉行此制度,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丧礼制度中,包含发誓,设灵,祭奠等几个流程,其中发簪这一环节,在措辞方面,要求极为严苛。
发息,即是指死者离世后,公开对外界发布死亡消息,譬如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在去世后,太监会宣旨皇帝驾崩。
驾崩,是针对皇帝离世的措辞,而太后皇后在离世后是不可以用驾崩来发挥的。
至于普通的百姓,他们与皇亲贵胄不是一个阶级的人,所以报告自然也是不相同的。
虽然现如今,我们对于这些丧礼制度并不像封建社会那般看重了,但毕竟受儒学“教育”多年,礼的影响依然在。
譬如一个社会名人在去世后,我们通常会用“享年”和“终年”来发讣告。
这两个词语虽然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人去世时的年纪,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别,用错了恐怕会贻笑大方。
那么“享年”和“终年”究竟有何区别呢?
“终年”和“享年”的区别,总体来看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当有某个公众人物去世时,媒体会发布新闻对这个人的生平做个详细的总结,并在文章的末尾处表达深切的惋惜。
而这个公众人物若是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之人,媒体往往会在文章中用“享年”二字以示尊敬。
金庸老先生在去世之时,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多是写到老先生享年94岁。
2021年,TVB的老戏骨廖启智去世,媒体在发布新闻时,用的也是享年二字。
金庸与廖启智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一个是武侠小说名作家,一个是影视剧领域的演技派,2人都在社会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类有影响力,且在社会上十分活跃的人物,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非比一般,用“享年”二字是为了表达大家对他们的尊重。
如果是对社会没有太大贡献的,或者说名气不是很高的人,他们在去世后,媒体在报道时则通常会用“终年”二字。
不过,用“终年”并不是表示不够尊敬这个人,只能说用“享年”表达的尊敬意味更浓,惋惜意味也更重一些。
现如今的媒体在对我们所熟知的大人物进行报道时,多半会用“享年”,因为“享年”的尊敬意味更浓,如此措辞是不会出差错的。
第一个方面是对于社会的贡献,这第二方面则是在年龄上。
而且说到年龄,就不仅仅只有“享年”和“终年”之分了,从二十岁到一百岁,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用词。
若是在五十岁到五十九岁这个区间去世,那在发祷告时就用终年。
若是在六十岁到六十九岁这个区间去世,那在发讣告时则用享年。
除此外,二十岁到二十九岁去世是存年,三十岁到三十九岁则是得年,而四十岁到四十九岁是酉年,七十岁到七十九岁则是寿年。
八十岁到九十九岁为高年,一百岁则为期颐,而死于意外地叫做殁年。
不过,这都是封建社会的用法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制度已经被简化了,除了“终年”与“享年”,其他的用词,大多人是不知道的。
在二十岁到四十岁左右去世的人,我们往往会用英年早逝来表达惋惜之意。
除此之外,无论是五十岁还是七八十岁,我们都只用“终年”与“享年”二词,而年纪在六七十岁往上的老者,基本上都会用“享年”来以示敬意。
譬如金庸老先生在离世后,之所以用享年,除了有他在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原因,还有他离世时年事已高的原因。
除了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年龄上的区别外,“终年”与“享年”所蕴含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就是,终年是不包含任何情感的,只是简单地叙述一件事,告知大家这个人离世时的年纪。
譬如国外有某个不知名的小明星去世了,国内媒体在转发新闻做一个简单的通告时通常会用中年二字。
这主要是因为外国明星我们不熟悉,对其并无太深感情,同时也不知他对社会有何贡献,用终年比享年要更得当。
但如果是某个和我们有非比寻常的感情的人去世时,我们则通常会用“享年”二字。
譬如袁隆平爷爷在离世时,媒体在报道时便用的是享年。
虽然大部分人并没有面对面的见过他,可是正因为有了袁隆平,中国人才能吃得饱饭,这份情与恩深深的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用享年则是表达了国人对他的不舍与惋惜,同理,我们对金庸老先生的感情也是如此。
除社会公众人物外,在普通家庭中,“终年”与“享年”该如何用词,也是要看感情的亲疏远近的。
如果逝者是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近亲,那自然是要用享年的,如果是感情不深,甚至没见过几面的远亲,在对他的离世进行描述时,则可用终年。
总之,是用享年还是用中年,一要看对社会的贡献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二要看年纪,三要看情感。
除此外,还要看发报告的人是何身份 ,如果是我们普通人,在用词上是没有严格的要求的,但如果是记者或媒体就要稍加谨慎一些。
媒体在对不了解的人做报道时,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人物,为避嫌,不乱表敬意,最好用终年。
而在对那些于社会有大贡献的人,用带有敬意的享年是不会出错的。
记者和媒体,是人民的口舌,一旦用错词,难免会让人笑话不够专业。
从讣告的用词,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终年”与“享年”,仅两个词四个字,却蕴含了传承千年之久的丧葬文化,同时也体现了汉字的魅力所在。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部分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在现如今的社会上已经不适用了,但不用并不代表着遗忘。
我们可以选择更高科技更现代化的生活,却也要时刻将中华文化记在心中 ,因为那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如今我们可以发展的如此繁荣的根本。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以简洁、生 动的形式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掌握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整理的 ai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一起了解下吧
哀哀欲绝(āi āi yù jué)
释义:哀哀:极度悲哀;绝:断气,死。意为悲哀到了要气绝的地步,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近义词:哀天叫地 哀痛欲绝
悲不自胜 痛不欲生
反义词:兴高采烈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造句:她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哀哀欲绝,仿佛世界都崩塌了。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1.驾鹤归西2.撒手人寰3.含笑九泉4.归于极乐5.驾鹤而去6.一命呜呼7.断气8.翘辫子9.命丧黄泉10.大去11.逝世12.羽化13.圆寂14.去世15...
[回答]兔死狐悲
定机构鉴定。意外身故指的是非本意...身故的意思是人死亡即人体自身失去生命特征;一般身故包括意外身故与疾病身故。疾病身故是指疾病引起的身故,一般由医院...
成语应该是溘然长逝溘然长逝拼音:kèránchángshì解释:指死去出处: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语法:溘...
死活,生死,死亡,该死,从死,蹈死,赐死,窜死,抵死,投死,剌死,万死,临死,猝死,死讯,横死,死灰,死党,死棋,死缓,死期,贼死,梗死,死面,死契,...死活,生死,死亡,该...
你好,我是【影响你益生】,很高兴为你解答。亡羊补牢、唇亡齿寒、歧路亡羊、亡命之徒、人琴俱亡、追亡逐北、多歧亡羊、名存实亡、救亡图存、生死存...
节哀顺变是对生者的希望,逝者安息是对死者的祝愿。在追悼会上,家属站在死者的左侧,整个大厅除了入口,其余墙根都竖立花圈,花圃上一般都是言简意赅的两句话...
[最佳回答]不屈而死怒目而死从容而死含笑而死慷慨而死
什么死什么悲成语,例如:兔死狐悲兔死狐悲[tùsǐhúbēi]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近义词:物伤其类[wùshāngqí...
[最佳回答]完蛋死去世逝世死亡辞世与世长辞毙命殉职生命终结撒手人寰驾鹤西游上西天去见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