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是什么意思?“夏”是夏朝,“华”又指什么?

中国人常以华夏民族自居,又常常以“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作为信条,那么“华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据《辞源》介绍: “华夏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从这个解释来看,“中”是指中原地区,“夏”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这两个概念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华”是什么意思呢?

华夏这个概念最早是用来区分夷狄的。在西周末年,中原地区的四周游牧民族崛起,对中原四周的诸侯国构成不小的威胁。更有甚者,勾结戎狄推翻周王室的统治,另立天子。齐桓公在位时,齐国完成了政治上改革,经济军事实力均有所发展,在他的号召之下,九次连个各诸侯国共同对付周边游牧民族。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春秋时期兴起了“华夏夷狄之辨”。从一开始这个概念就跟血统无关,这个纯粹的共同文化认可的象征。大体上是接受过周礼教化,承认中原文明并有归属感的诸侯国均为华夏诸侯,当时也称之为“诸夏”。而没有经过礼乐教化,文明洗礼的部族,在生活、生产说仍未完全摆脱原始社会习俗的这些“落后”部族均为夷狄,分别叫做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华、夏两个字是可以联用,也可以互相通用的。故此又可以称之为“华、夷之辨”,辨的是中原诸侯国和周边部族的根本区别。

蒋庆先生 《公羊学引论》中说: “夷夏之辨的标准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同,具体说来,文明程度低、无礼义文教者谓之夷狄,文明程度高、有礼义文教者谓之诸夏。也就是说,夷夏之辨的标准在野蛮与文明而已。……野蛮文明的标准即在仁义道德”。从这个方面来说, “华夏”不再是族群的称呼,不再是地域的称呼,而是一种是否有礼义道德的标准。

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种族,这是近代史上的时期了,受西方学说的影响,按血脉流传来划分民族。其实在一百多年以前是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只有文化认同和信仰归属。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不管出身何处,就看选择接受那种文明,要成为那种人。

我们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划分部族的之后,也就明确了华夏夷狄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礼”,孔子说周代的礼是借鉴了夏、商两代而完备的。夏是礼的开端,在《尚书正义》中解释 “华夏”这个词语的时候说:“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笔者认为大国起源于夏,后世以此命名,而礼的具体表现便是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冕是礼帽,服是礼服,华是纹饰,章是纹饰所代表的等级。一国之礼,如何能体现出来?穿着是第一位的。有着精美纹饰等级明确的礼服礼帽,这是大国的体现。

再汉语词汇中,有很多关于穿着的成语。本义上是褒奖的,但是在后世礼乐崩坏,反对礼乐的浪潮中变成了贬义词。比如:衣冠楚楚,本义是穿着干净、整齐;现在近乎人模狗样的含义。冠冕堂皇,本义是穿着体面,正大气派的样子,现在跟堂而皇之一个意思。衣冠上国,本义是说三皇五帝治下的国家穿衣裳知礼仪懂廉耻;后世流传出欺世盗名的意思。衣冠禽兽,本义是礼服上的纹饰,明代文官礼服秀禽,武官秀兽;后来用以形容品德败坏之人。这些成语本义的变迁,是礼乐文化的落实造成的,我们对比前后意思,后者几乎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徒有其表,言过其实的哪些人。

我们在另一则资料中也找到“华夏”的相关的依据,《左传·定公十年》疏当中所说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说的“大”指的是礼仪制度的完备,周代连行军打仗都有军礼、战礼,彼此遵守礼仪,先下战书约定好开战的时间地点,双方列阵完成之后再擂鼓冲杀。可见当时礼对人的影响到了何种程度,生死之地,存亡相关尚且不能抛下礼仪不顾。

随着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礼乐文化并不足以解释“华”的概念。章太炎认为“华”是曾经居住在华山之周的一个部落,“夏”是居住在山西西南的一个部落,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两个部落强大并且融合。后来有人将这种说法与史料中炎黄部落联盟关联起来解释,这种猜想是合理的,但是目前还缺乏可靠的依据来证明。华、夏,那个是炎帝领导?那个是黄帝领导?炎黄部落是否对应的就是华附近的部落和夏县的部落?这都是缺乏证据的。

综上所述,华夏是文明的象征,在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打倒,又无数次的在废墟中重建文明,历经千年而未曾断绝。华夏之国是礼仪之邦的象征,礼仪在个人体现为知廉耻有道德,在社会体现为有秩序顾伦理。华夏是包容而又极具凝聚力的文化,从夏商周到近代,不断的包容各民族文化,凝聚周边民族,由纵横三千里的夏发展到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秦,再得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今天,无不彰显着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华夏准确的说不是民族概念,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认可。

极简史:关于“华表”的五种说法

史料梳理:关于“三皇”的八种说法

史料梳理:关于“五帝”的六种说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头条号:极简国学】

插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先联系作者!

成语故事春润华夏

"春润华夏"。

这个成语虽然并非传统典故中的常用表达,但可以结合"春润"与"华夏"两个词汇的内涵,创作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代称,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疆域。而"春润"则寓意着春天的滋润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萌生。

故事从一场冬日的严寒开始,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整个华夏大地都被白雪覆盖,显得一片沉寂。然而在这冰冷的冬日里人们依然心怀希望,期待着春天的到来。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春风轻轻拂过大地,带来了温暖的气息。雪花逐渐融化,草木开始吐露新绿,鸟儿也欢快地唱起了歌。

春天的到来让大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随着春天的深入,华夏大地变得愈发美丽。田野里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山林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这春天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而在这春润华夏的时刻,人们也不忘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他们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示着华夏文明的魅力。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音乐,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春天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春润华夏"不仅是一个描述春天景象的成语,更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春天的滋润下,华夏大地将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关问答

带有华夏的成语?

带有“华夏”字眼的成语有以下几个:华夏之国:指中华民族的国家,即中国。华夏文明:指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华夏龙文:指中国传统的龙纹图案和文...

带有华夏的成语?

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统称。在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口语中,带有华夏的成语主要有以下这些:华夏九州、驰骋华夏、华夏子孙、华夏儿女等!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统称。在文学...

含有华夏的成语?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裂冠毁冕】:①比喻背弃王...

华夏把它组成四个字的词语?

华夏儿女,名扬华夏,情满华夏,誉满华夏,华夏畅享。华夏儿女,名扬华夏,情满华夏,誉满华夏,华夏畅享。华夏儿女,名扬华夏,情满华夏,誉满华夏,华夏畅享。

用什么词形容华夏?

1.放诸四夷【解释】: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出处】:出处:鲁...

华夏的成语?

没有华夏的成语,相关意思的成语是:神州华胄。【成语】:神州华胄【拼音】:shénzhōuhuázhòu【解释】: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

除过神州,华夏,可以代表中国的词语,解释原由也要._作业帮

[最佳回答]九州唐秦世界工厂第一个是因为中国在大禹治水后分了九个州,故称为九州.唐是由唐人街之类的名称中看出秦是因为中国在秦朝时开时对外邦交,china就是...

关于华夏的成语?

没有华夏的成语,相关意思诚意是:神州华胄。神州华胄[shénzhōuhuázhòu]释义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神州:指...

有什么形容中国的词语?如:沉睡的雄狮将昂首于东方大地=.=楼...

[最佳回答]巍巍华夏,礼仪之邦.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

华夏四字成语二年级下册?

没有什么华夏四字成语,应该是:神州华胄[shénzhōuhuázhòu]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神州:指中国。我国古...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