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猛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豺狼虎豹。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一切凶猛野兽的代指。据动物志考证,该词可能源于清代,晚清文学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都曾经使用过这个成语。今天动物志想从动物学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豺狼虎豹到底是按什么排的,同时向大家科普一下这四种食肉动物的一些习性。
我们先介绍一下四种动物:
豺,重15-20千克,群体比较大,通常有七八只,很大的群可达二三十只。狼,我国北方的狼重25-35千克,三五成群的生活,大群可达十几只。虎,雄东北虎160-254千克,雌东北虎100-167千克,华南虎要小一些,独来独往。豹,雄豹50-70千克,雌豹30-50千克,也是独行侠。单打独斗,这四种动物的实力排序肯定是虎豹狼豺,毕竟体型摆在这呢。
但是要考虑豺和狼本来就是群居的。那么,一群豺狼能否战胜老虎呢?通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近几年,在印度曾发生过雌虎抢劫7只豺食物的事,也发生过虎攻击小群豺杀死其中一只的事。可见还是老虎最强大。
有读者可能会问,是不是超大的豺群或狼群打败了虎、豹,被古人看到并记录了下来,形成了这个成语呢?确实有大群豺杀死虎的记载,动物志今后会发文专门介绍,这里不做过多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动物志。即使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并使豺因此排在虎豹之前,狼也绝无可能排在虎之前。
狼群规模比豺群小,似乎也不如豺群团结,单独活动比较多,从未有过狼群杀死虎的记载。相反,前苏联的调查显示,虎对狼有排斥作用,有虎的地方就没有狼;只有当虎因人类滥捕滥杀而灭绝,狼才会出现;而当虎在一个地区重新出现,狼将会消失。根据猛兽吧吧友北美白灵熊提供的资料,在印度和伊朗,豹甚至也对当地的狼有排斥作用,两国都发现了狼的数量会随着豹的增加而减少。当然,虎、豹能压制狼目前都是一些推测性的结论,希望动物学家能更深入的研究,到时动物志会第一时间分享给读者。
因此,动物志认为,这个顺序不会是实力的排名。
不少网友持这种观点,因为豺狼虎豹这个成语指的本就是危害人畜的野兽。但是,读过动物学家野外遭遇最凶狠的猛兽——豺,结果有惊无险!这篇文章的朋友应该了解到,豺是不伤人的;狼虽然是臭名昭著的儿童杀手,然而,在食人方面,没有任何一种食肉动物能与老虎相提并论。
那会不会是指对家畜的危害?首先要澄清一点,豺不伤家畜纯属讹传,如1973年,在西藏察隅县有八只豺在半年时间里杀了14头牦牛、10只羊和两头猪。但动物志要强调,豺对家畜的危害是无法和狼相比的。在有狼的地区,狼给牧民造成的家畜损失总是能超过其他所有野生食肉动物的总和。可见,这个顺序也不是按对家畜危害排的。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兽中之王老虎对其他野兽的危害大于狼。动物学家们的研究却发现,狼和老虎虽然都以有蹄动物为主食,但狼捕杀的有蹄动物数量却比老虎多得多,对有蹄动物种群的控制能力更是远比老虎强,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看下面动物志的分析:
老虎是伏击型猎手,悄悄接近并短距离冲刺捕获猎物;而狼是追击型猎手,长途跋涉地追捕猎物。老虎的狩猎成功率很高,东北虎捕猎马鹿和野猪的成功率分别是38%和54%;而狼的捕猎成功率平均只有14%。这样,老虎的捕猎次数、在捕猎中消耗的时间与能量均低于狼。最后的结果就是老虎捕杀的猎物比狼要少得多。狼是群居动物,它们过群体生活需要相互照顾、联络、打招呼等,这些额外的能量消耗都需要狼狩猎更多的猎物补偿;而独行侠的老虎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狼是追击型猎手,它们狩猎的是猎物种群中跑得慢的动物——很多是幼兽、母兽甚至怀孕母兽;而老虎是伏击型猎手,它们最喜欢捕杀的是脱离兽群,没有同类互相提供警戒的“单身汉”——成年雄兽居多。由于野生动物多数都是一只雄兽可以和多只雌兽交配,雄兽被杀死基本不会影响繁殖,会有其他雄兽顶替。在这点上,更多杀死母兽和幼兽的狼对猎物种群的影响就大得多。老虎作为一种非常排外的独居食肉动物,几乎不能容忍同性别的同类,这导致它们固有的密度非常低。如东北虎种群密度只有0.23只/百平方千米,而北方森林里有些地区的狼密度可达这一数值的十倍之多。狼的基数大,对猎物的影响也就大得多。在俄罗斯远东,日益猖獗的狼杀死了大量的鹿,影响到人们狩猎;一些动物学家提议应尽快恢复老虎种群,以限制狼的数量,从而保护鹿类。在这里,老虎甚至充当了鹿类保护者的角色。
对于豺对食草兽的危害,还未见科学研究。但我国和俄国、印度都有一些记载中称,豺有时集合成大群,把一个地区所有的有蹄动物都吃光,这使它们与食肉动物冲突加剧,并迫使它们迁徙至他处。待当地有蹄动物恢复,豺再回来。这一说法显然是有些夸大的,当做科学论据也欠妥,但也说明豺对其他野兽的危害之大,已经深入到老一辈人们的心中。
因此动物志认为,说豺狼虎豹这个顺序是按对其他野兽危害程度排的,还是比较靠谱的。
发明这句成语的先人没有对动物进行科学、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他们对动物的了解更多是通过眼见和耳闻,最终在心里形成一种印象。可能有人目睹了豺用剜眼睛、掏肠子的残忍手段捕杀猎物,一传十十传百,豺的凶残形象深入人心。再加上豺从不袭击人,使人们容易神话豺,将豺奉若神明。而与生活在深山、天性畏生的虎、豹相比,经常进村叼小孩的狼更容易给人留下凶残的印象。于是,豺狼虎豹这个排名就出现了,这可能与现代动物学研究无关。
豺狼虎豹从来都不是什么褒义词,既代指一切凶残猛兽,又比喻凶恶的坏人。可见先人们对这些猛兽的危害恨之入骨。然而,到了现代,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滥捕滥杀,这些猛兽的数量已经少之又少。造成的恶果就是生态失去平衡,西部的羚牛、南方的野猪之所以泛滥成灾,甚至到了伤人、杀人的地步,就是因为没有这些食肉猛兽去控制它们的数量。保护豺狼虎豹,就是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一、交流平台
1.理解具有新鲜感(采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枝、鸟儿和蝴蝶比作人来写,突出同学们读书的认真,让树枝、鸟儿和蝴蝶都深深地着迷。
2.理解具有画面感的句子。
我感觉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作者想象自己成为一位更夫,整句话读起来让人具有画面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夜晚降临,当别人都进入梦乡时,我提着灯,快乐跟着灯的影子,在大街小巷上为大家打更报时的场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四字词语学习
词语特点:这些四字词语都是含有人或动物器官名称。第一行词语特点:第二和四个字含有动物人或动物器官名称。第二行词语特点:第一和三个字含有动物人或动物器官名称。3.词语意思
摇头晃脑:脑袋晃来晃去,形容旧时学生读书的样子。也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张牙舞爪:意思是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恶。
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出自《西游记》。
面红耳赤:意思是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出自《朱子语类》。
手忙脚乱: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出自《五灯会元》。
眼疾手快:意思是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出自《水浒传》。
口干舌燥: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二)朗读句子
朗读句子时注意停顿,重音的语气。
(三)怎样取名
1.体现活动特点。
2.便于记忆,采用有个性的词语。
三、日积月累
1.了解作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2.古诗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张牙舞爪原形毕露面目狰狞
1、洪水猛兽[hóngshuǐměngshòu]: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比喻极大的灾害.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刘子澄》:“邪...
洪水猛兽【拼音】:hóngshuǐměngshòu【解释】: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比喻极大的灾害.【出处】:宋·朱熹《朱...洪水...
[回答]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虎皮羊质虎狼之国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狼心狗肺蛇蝎心肠狼心狗肺蛇蝎心肠
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出处】:《管子·霸言》:“诸...【解释】: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
像狼一样凶狠。像虎一样凶狠,像狮子一样凶狠,像敌人一样凶狠,像坏人一样凶狠,像饿狼一样凶狠,像恐龙一样凶狠,像豹子一样凶狠,像僵尸一样凶狠。像恶狗一...
张牙舞爪[zhāngyáwǔzhǎo]【解释】: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出自】:《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
[回答]饕餮tāotiè獬豸xièzhì梼杌táowù猰貐yàyǔ百度词典都没有,我一个一个查字典的,望采纳~~
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养虎为患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