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100个常用的成语故事,知历史也可提升文采,慢慢记

100 个常用的成语故事,收藏起来慢慢记!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

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

水穿石"。

8、百发百中

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无价之宝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画龙点睛

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人多酒少,不够喝。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赞同,画了起来。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示]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5、得过且过

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季节。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美丽了。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得意忘形

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17、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9、车水马龙

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半途而废

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22、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四分五裂

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一日千里

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对症下药

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

[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27、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提示]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30、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

算数。"

[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提示]真心佩服别人,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31、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

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提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32、自相矛盾

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最坚固的盾牌。"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注释]矛:长矛。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3、掩耳盗铃

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34、天罗地网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注释]罗:捕鸟的网。

[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35、守株待兔

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6、打草惊蛇

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是个贪官。为了给他敲敲警钟,人们联名写信,状告他手下的一个主簿。告状信上列举的罪行,件件都与王鲁这个县令有牵连。心慌意乱的王鲁,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写下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思想:"你虽然打草,我已经惊蛇。"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37、黄粱一梦

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注释]黄粱:黄小米,这里指黄小米饭。

[提示]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38、鸡犬不宁

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注释]宁:安宁。

[提示]形容侵扰得很厉害。

39、骄兵必败

公元前 65 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提示]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40、无能为力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提示]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41、锦囊妙计

三国时,为联合抵抗曹操,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后来孙权要收回,可刘备不愿归还。周瑜设下美人计,招刘备来东吴与孙权的妹妹结婚,然后扣住刘备,逼他归还南郡。刘备按诸葛亮给他的藏在三个锦囊中的三条计策行事,结果在他的保护下,安全地回到了荆州。

[注释]锦囊: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提示]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42、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注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

[提示]指读书有很多好处。

43、开天辟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提示]现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44、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坐船过江,不慎将佩剑掉进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同船的人问他:"你刻这个记号有什么用?"楚国人说:"刚才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我可以顺着这个记号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国人就从做上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提示]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45、空中楼阁

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提示]比喻脱离实际的谬论或虚构的事物。

46、如释重负

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注释]释:放下。负:负担。

[提示]形容人们解除了负担后的轻松心情。

47、如鱼得水

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提示]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48、千钧一发

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

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提示]比喻形势或情况已极其危急。

49、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他回答:"抽不出时间。"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注释]释:放开。卷:书本。

[提示]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50、天衣无缝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无任何纰漏破绽可寻。

51、名落孙山

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最后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提示]比喻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52、塞翁失马

古时候,边塞有位老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祝贺,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爆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注释]塞:边塞。翁:老头儿。

[提示]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53、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注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提示]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54、安居乐业

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注释]安居:居住的地方安稳。乐业:喜欢自己的职业。

[提示]形容人们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55、举一反三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注释]反:推及,推论。

[提示]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

56、班门弄斧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尤其善于使用斧头砍削木器,所以人们认为在他的门前舞弄斧头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明代诗人梅之涣讥讽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注释]班:鲁班,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

[提示]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57、囫囵吞枣

从前,有个人在路上边走边吃梨。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位医生。医生对他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却会伤脾。"那人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枣,问道:"那么吃枣呢?"医生说:"枣补脾,可是会伤害牙齿。"那人说:"我有办法了,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说完,他把枣一口吞了下去。

[注释]囫囵:完整,整个儿。

[提示]多用来比喻学习时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笼统地全部接受。

58、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申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提示]比喻由于行为不慎而使对方有觉察与防范。

59、草木皆兵

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注释]皆:都。

[提示]比喻失败者恐惧、多疑的心理。

60、持之以恒

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注释]持:坚持。恒:恒心。

[提示]指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61、出类拔萃

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注释]出:超出。类:同类。萃;聚集。

[提示]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62、从容不迫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提示]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63、大器晚成

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64、大义灭亲

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注释]义:正义。亲:亲属。

[提示]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加以处罚。

65、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注释]若:好像。悬河:形容像激流倾泻而下。

[提示]比喻口才好,能言善辩。

66、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充:冒充,凑。竽:古乐器名。

[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67、柳暗花明

南宋诗人陆游被朝廷免去官职后,闲居在家乡山阴。有一次,他去西山游玩,路过一个鲜花怒放、绿柳成荫的小村庄,美丽的景色激起了他的灵感,他写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游山西村》。诗中就是用"柳暗花明"一词来描绘这个小村庄的景色的。

[注释]暗:浓绿。明:亮丽。

[提示]本意是形容美丽的景色。后来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68、买椟还珠

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注释]椟:盒子。

[提示]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69、门可罗雀

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翟公叹息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罗雀:用网捕鸟。

[提示]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70、门庭若市

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注释]庭:院子。市:集市。

[提示]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71、孟母三迁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

[提示]比喻注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72、目不识丁

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注释]丁:指简单的字。

[提示]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73、鹏程万里

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注释]鹏:传说中的大鸟。

[提示]比喻前程远大。

74、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注释]杞:地名。

[提示]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75、人杰地灵

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灵:特别美好。

[提示]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76、同甘共苦

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请教郭隗应该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心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

[注释]甘:甜的。

[提示]比喻同享欢乐,共度患难。

77、趾高气扬

春秋时,楚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攻打罗国。大臣斗伯比为他送行时,看到他走路时把脚抬得高高的,回来就对楚王说:屈瑕太骄傲了,他必败无疑。楚王赶紧派人去提醒屈瑕不可轻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已经兵败鄢水。由于羞愧,一个人跑到山谷中上吊自杀了。

[注释]趾:脚。

[提示]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78、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注释]舍:一舍为三十里,今为十五千米。

[提示]比喻退让和回避,以免引起冲突。

79、完璧归赵

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注释]璧:圆形扁平而中心有孔的玉。

[提示]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80、亡羊补牢

战国时,楚襄王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算不迟。大王现在振作起来,楚国还有希望。"楚襄王采纳了庄辛的建议,后来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注释]亡:丢失。牢:牲口圈。

[提示]比喻出了问题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81、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士兵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顿时觉得口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提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82、望洋兴叹

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小河的水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此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注释]望洋:仰视的样子。

[提示]多比喻做事因为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83、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于是互相勉励,立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

[注释]闻:听到。

[提示]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努力。

84、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注释]薪:柴草。胆:苦胆。

[提示]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5、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项羽也心乱如麻,仓促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注释]楚:指古代楚国人。

关注龙之门大语文,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86、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

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注释]蝉:知了。

[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

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87、悬梁刺股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注释]股:大腿。

[提示]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88、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

抖,狼狈逃窜而去。

[注释]好:喜欢或喜爱。

[提示]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爱好它。

89、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注释]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90、迎刃而解

公元 280 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提示]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91、鱼目混珠

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注释]珠:珍珠。

[提示]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92、杯弓蛇影

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这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提示]比喻因疑虑而引起惊恐和担忧。

93、不寒而栗

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心肠毒辣。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里的两百多个犯人的处罚。那些犯人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人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老百姓知道了都浑身打颤,十分害怕。

[注释]栗:发抖。

[提示]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94、愚公移山

传说,古代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走路很不方便。他决心带领全家挖掉这两座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这山却不会再长高了,终有一天会被挖平的。"

[提示]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95、鹬蚌相争

一只大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张开贝壳,一只鹬鸟闪电一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一样刺入贝壳。河蚌立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斗时,一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注释]鹬:鹬鸟。

[提示]比喻两者相争,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一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连用。

96、凿壁偷光

汉朝时,有个读书人叫匡衡,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蜡烛和灯油,晚上无法看书。他发现隔壁富户每天晚上都点着蜡烛,屋里被照得通亮,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光亮就从这个小孔里照过来。匡衡就在这光亮下刻苦读书。他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注释]壁:墙壁。

[提示]指想尽办法刻苦读书。

97、贪小失大

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请求齐王犒劳军队,齐王不答应。交战以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地。燕国军队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提示]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98、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

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注释]道、途:路。

[提示]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99、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注释]邯郸:地名,在河北省。

[提示]比喻学人的长处没学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东西也丢了。

10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前,有个卖柑桔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桔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注释]金玉:泛指珍宝,比喻美好。败絮:烂棉花。

[提示]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一,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如果您喜欢小谢语文编辑的资料,请点击关注小谢语文。不错过精彩内容。

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实例)

【包罗万象】

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 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

浑身都是伤痕。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 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 :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

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 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 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

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 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 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 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易与“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混淆。

误例: 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

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2.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不刊之论】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 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 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不绝如缕】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 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惨淡经营】

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词中的“惨淡”很容易被误解为“萧条、不景气”,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误例: 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沧海桑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易望文生义,误解为“大海和农田”。

误例: 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侧目而视】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易误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误例: 有些人工作中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骄傲自满。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误例: 一个测试下来,有人轻松跑完了全程,有人勉强完成,有人却没跑下来。面对着这参差不齐的成绩,毛教练一筹莫展。

【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易误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误例: 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或“强人所难”。

误例:

1.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2.整个赛季下来,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他这样的世界级边锋来说,实在是差强人意。

3.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 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两个成语容易混淆。

误例: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蠢蠢欲动】

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不能理解为“跃跃欲试”。

误例: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粗茶淡饭】

指生活俭朴或自谦食物简单。不可以此说生活不好。

误例: 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受尽了剥削和凌辱。

【大方之家】

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不能望文生义,理解成“出手大方、阔绰的人”。

误例: 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快人心】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误例: 最近,老王的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考上了大学,下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老王乐得合不拢嘴:这真是大快人心啊!

【当之无愧】

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

误例: 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鼎力相助】

大力相助。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误例: 老排长,还说什么呢,过去没有你的搭救哪有我今天?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指其他年龄或性别皆错。

误例: 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不用贬义。

误例: 最真诚的朋友,能经常对你耳提面命,使你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误例: 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她耳闻目睹,历久渐染,也深深爱上了音乐。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有气势。

误例: 巨额买进,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风声鹤唳】

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错用此词形容战斗激烈。

误例: 手机生产厂家瞄准学生用户,纷纷推出新产品,大搞促销活动,一时间手机市场杀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不能仅仅理解为“很少”的意思。

误例: 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含贬义。

误例: 我们的杂志内容显得有点落伍,不改头换面就无法吸引新一代的“新新人类”。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是什么改变都叫“改弦更张”。

误例: 诈骗惯犯常常一行失手,就转而“开发”新领域,改弦更张,卷土重来。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误例: 经过社区的教育,万里泊终于完成了社区矫正,他决心改弦易辙,重新做人。

【功败垂成】

失败于即将成功之时,有惋惜之意。不可理解为“成功与失败的分别”。

误例: 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鬼斧神工】

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误例: 三峡蓄水以后,虽然很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被淹没了,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更是激动人心的。

【国色天香】

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于其它花卉。

误例: 一年一度的花市又到了,各种花卉,争奇斗妍,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多。只能用来形容书籍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其它的事物多。

误例: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呼之欲出】

指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常被误用作“即将面世”之意。

误例:

1.在市场发展的重重压力下,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

2.深圳队明日主场战上海申花,首届中超冠军呼之欲出。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受副词“更加”修饰,易造成语法错误。

误例 :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涣然冰释】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误例:

1.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2. 并不是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魂牵梦萦】

形容思念情切。易与“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混淆。

误例: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有人误用为“取利”之意。

误例: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济济一堂】

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是只要是“很多人在一起”就可以用。

误例: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间不容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 近段时间,“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误例: 你的一番话固然不乏见仁见智之处,但从全局的高度来看,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方针,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改弦易辙。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误例: 最让我头疼的是,爸爸妈妈都说要我自己拿主意报志愿,可我一看到一个个学校的介绍就见异思迁,举棋不定了。

【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不能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误例: 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已经含有“谈论”的意思,不能说“津津乐道地谈论”。

误例: 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噤若寒蝉】

比喻不敢说话。强调人不出声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常误用来形容安静,或是默不作声、闭口不言等意思。

误例: 所向披靡的林丹,已经用他手中的球拍,用最有效的方式,让所有质疑他的人噤若寒蝉!

【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误例: 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九牛一毛】

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强调“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意思,与“杯水车薪,强调数量太少无济于事”容易混淆。

误例:

1.他请客没问题,这点儿钱对他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2.治疗费用需要十多万元,可是他手里只有大家捐助的五千多元,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慷慨解囊】

形容豪爽大方地帮助别人。不能用于自己消费。

误例: 面对2012年中国春节,日本各个行业都卯足了劲……以吸引中国游客慷慨解囊。

【空谷足音】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此成语容易望文生义。

误例: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穿着高根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空穴来风】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常被误解为“凭空捏造,毫无根据”。

误例: 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误例: 为了留下张总工程师,单位领导苦心孤诣,再三劝阻,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

【旷日持久】

耽误时间,拖延很久。不能理解为坚持很长时间。

误例: 学好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良莠不齐】

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多指人的品质,不表示水平能力、产品质量或学生成绩等参差不齐。

误例:

1.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2.市场上各种营养补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励精图治】

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误例: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马革裹尸】

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常被误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

误例: 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媒体多误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误例: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2.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目不暇接。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不可用于褒义指变化之大。

误例: 20年阔别,今朝又回。20年的社会变迁,剥去了小城寒伧的外衣,记忆中的破屋残垣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

【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误例: 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漠不关心】

(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不能跟宾语。

误例: 我们有些官员两眼盯住自己腰包的胀鼓,却漠不关心百姓疾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顿时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难言之隐】

难以说出来的苦衷。不能用来修饰“苦衷”,否则就会造成句意的重复。

误例: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年富力强】

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不能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

误例: 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拍手称快】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 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抛砖引玉】

比喻用不成熟的、肤浅的意见,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见。常用作谦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

误例:

1.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2.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蓬荜生辉】

使自己的破屋生辉不胜荣幸。是个谦词,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

误例: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评头论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含贬义,不能作中性的“评议”理解。

误例: 鄙人的画展今日展出于此,一则算作个人的总结,二则是请各位专家评头品足,多多指点,借此提高。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易误解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体是“互不相识的人”。

误例: 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误例: 你这个人就是不果断,遇事总是期期艾艾,举棋不定,这可是要误大事的。

【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误例: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青出于蓝胜于蓝】

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用指别的超过不可以。

误例: 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罄竹难书】

比喻罪恶之多,难以写尽。必须是罪行、劣迹、错误之类的事实,含有明显的贬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体的东西数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难书”。

误例:

1.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2 .甲骨文上刻个字不容易,罄竹难书的公文重得累死人不偿命……

【求全责备】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

误例: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求全责备别人,更不能抓住某人的一个缺点而不及其余,而是要客观地、全面地肯定一个人的大节和主流。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此成语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语与句子重复。

误例: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地一声笑了起来。

【日理万机】

指古代帝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则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 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误例: 眼下大型运油车只有三只车轮在桥面上,桥沿已经不堪重负,正在缓慢变形,大卡车如履薄冰,时刻都有掉下江中的危险。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况。

误例: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哪怕有个三长两短,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人成虎】

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误例:

1.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

2.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赏心悦目】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例: 节日的北京,绿草茵茵,鲜花处处,真是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深居简出】

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不能理解为“简简单单出门”。

误例: 看妈妈出个门还打扮半天,真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莘莘学子】

表示众多的学生,不能指具体一个或几个。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几个”等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误例:

1.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2.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3.教室里坐着几个莘莘学子。

【身临其境】

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误例: 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

【生灵涂炭】

形容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民生灵涂炭”,造成语义重复。

误例: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误例: 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始作俑者】

贬义词,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常被误解为中性词,当“第一个做某事的人”的意思来用。

误例:

1.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2.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事倍功半】

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事半功倍】意思相反。

误例: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误例: 最后一道题看起来似乎无从下手,不过还好,时间宽裕,我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常被误解为“首先、第一个”。

误例: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2. 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首屈一指】

数第一。【屈指可数】为数不多。两个成语易误用。

误例: 若论外事办的英语水平,王力可是屈指可数啊。

【首鼠两端】

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误例: 对于笔记本电脑中为何使用台式机CPU的问题,制造商先是说是历史问题,而今又改口说是消费者买了“水货”,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司空见惯】

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是不及物动词,可以说“对……司空见惯”,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否则会造成语法错误。

误例: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两词经常被混用。

误例: 两个持枪歹徒冲进耶鲁大学校园,向往来师生疯狂扫射,制造了又一起耸人听闻的血案。

【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多用作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误例: 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叹为观止】

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误例: 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断壁残垣,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误例: 如果两家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你攻我伐,投桃报李,冤冤相报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呢?

【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常被误用为指人们都待在家里,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误例: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鞭长莫及】

指力量达不到。两个成语不能混用。

误例: 各地的分公司常常觉得天高皇帝远,总部望尘莫及,经常自作主张,各自为政。

【望其项背】

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有人错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误例:

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2.在基因测序领域,只有中美日等国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多数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后面不能跟宾语,也不能表示“看轻他人”。

误例:

1.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2. 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误例: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文不加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下笔成章。常被误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误例: 古代的文学作品多是文不加点,让人不能卒读。

【无可厚非】

不可以过分指责。与“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程度不同。

误例: 明星做广告本无可厚非,但面对广告中“真实的谎言”,是否也该想一想每一位注视着你的观众呢?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常被误解为褒义词“什么都敢做”的意思。

误例: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至】

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误例: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分别,妈妈见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又是做好吃的又是带我买衣服,关爱殷殷,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只用来形容人,也不能误解为“细致”的意思。

误例: 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微不至。

【洗心革面】

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其主体是人,不能是物,同时要注意人物身份,不能用在如学生等人身上,造成轻重失度。

误例:

1.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在老师的教育下,小明终于认识到上网的危害,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细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误例: 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时,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误例:

1.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2.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相濡以沫】

在危难的处境中互相救助。不能指一般情况下的互相帮助。

误例: 周礼的家是个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为五好家庭。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语”。

误例: 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心悦诚服】

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不能理解为“心情舒畅愉悦”之意。

误例: 他听着风顶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服,不原离开这个地方了。

【信手拈来】

形容词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后面不可以跟宾语。

误例: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相关联。与“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

误例:

1.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必须抓好商品质量,商品质量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同甘共苦。同“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常混淆。

误例: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虚怀若谷】

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是个敬辞,只能对别人,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误例: 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与委蛇】

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不能理解为巧妙应变或细述委曲。

误例: 在接待外宾的大型活动中,敏锐果断的判断和虚与委蛇地应变显得格外重要。

【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并非活的”。

误例: 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阳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与“下里巴人”意思相反。含贬义,易错误理解为褒义。

误例: 《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误例: 毛书法家大笔一挥,运腕挥毫,笔走龙蛇,只见兔起鹘落,作品一蹴而就。

【一言九鼎】

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误例: 兄弟,你别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

【亦步亦趋】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易误用为中性词,理解为“追随”“跟随”之意。

误例: 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溢美之词】

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误例: 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误例: 张先生做这个项目能知己知彼,因人成事,完成得很漂亮。

【应有尽有】

应该有的都有。不“应该有的”就不能“尽有”。

误例: 盗版出版物装了三卡车,从盗版书籍到盗版软件,真是应有尽有。

【应运而生】

顺应适当时机出现。不能用于消极事物。

误例: 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

【雨后春笋】

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是一个褒义词,使用时要注意与语境相符。

误例: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地冒出来了。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两个成语容易混淆。

误例:

1.邻居大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耐人寻味,她是批评我们家晚上总是出声影响他们休息吗?

2.张老师意味深长的话拨动了纤熙的心弦,是啊,张老师为自己倾注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怎能再一直糊涂下去呢?

【有口皆碑】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此成语为褒义词,易犯“褒词贬用”的错误。

误例:

1.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2.少数同学那次上物理课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事实,全班同学谁能忘呢?

【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误例: 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是否是非典患者这并不重要。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误例: 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误例: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战争主张,对世界人民反战呼声置之度外,最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与“不合身”无关。

误例: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走投无路】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不能误解为“没有路可以走”。

误例: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突然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相关问答

带摔字的四字成语_作业帮

[最佳回答]【胡吹海摔】胡吹胡来,不负责任.【胡打海摔】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破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反而有意向...

【摔能组什么词语】作业帮

[最佳回答]摔跤

带摔字的四字成语?

摔丧驾灵。摔丧:指摔丧盆子或摔丧罐子,旧时的丧礼;驾灵:主丧的孝子在灵柩前领路。指亲丧时,当孝子的礼节。【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又...

摔倒的摔还有什么组词?

跤:jiāo,身体摔倒:摔跤。跌了一跤。跤可以组成的词如下:栽跤、贯跤、跌跤、撂跤、摔跤、仰巴跤、摔跤子、滑跤、摔跤运动、中国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古...

摔得很重的四字成语?

摔的很重的4字成语有:1,血肉模糊。血和肉无法分清。比喻伤亡惨重。如:「空难现场一片血肉模糊。」2,鼻青脸肿。形容脸部受伤乌青红肿的惨状。如:「你...

摔得很重式词语?

皮开肉绽汉语成语皮开肉绽,汉语成语,拼音是píkāiròuzhàn,形容被打的伤势很重,多指受残酷拷打,出自《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文名皮开肉绽拼音p...

【形容摔得很厉害的词语是什么?】作业帮

[最佳回答]狗吃屎.嘴啃泥.稀巴烂.鼻青脸肿.呲牙咧嘴.四脚朝天.大不列颠.痛苦呻呤.不成人形.不能动弹.粉身碎骨.外伤内损.昏迷不醒.神志不清.不辨东西.晕头转向...

摔字开头成语接龙?

摔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摔杯为号,号令天下,下下之策,策马扬鞭,鞭长莫及,及时行乐,乐此不疲,疲劳过度,度日如年,年深日久,久经考验,验明正身,身...摔字开...

表示人摔倒成语?

1.骑者善堕qízhěshànduò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2.颠簸不破diānbǒbùp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

摔开头的成语接龙?

摔,摔丧驾灵,灵丹妙药,药到病除,除暴安良,良药苦口,口燥唇干,干柴烈火,火上浇油,油嘴滑舌,舌长事多,多材多艺,艺高胆大,大才小用,用管窥天,天不做...摔,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