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日常常用的词语都是蒙古语和满语

文 | 河西

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留下的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北方的很多地名,都是蒙古语。比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就是蒙古语,更准确地说,是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我们知道,清朝乾隆时期,曾经收复新疆的准噶尔汗国,这个准噶尔是蒙古人建立的,乌鲁木齐原为厄鲁特蒙古的游牧地。而准噶尔蒙古人,就给打到沙俄那边去了。

海子,蒙古语湖泊,请注意,子读轻声。北京的海,都是海子,前海、后海、什刹海,都是蒙古语海子,不是指的大海。

诗人海子,原名査海生,海子,是从蒙古语的海子来的。

戈壁,蒙古语;胡同,蒙古语,本义是井;好歹的歹,蒙古语;车站的站,蒙古语,这是曾经的元帝国给中国留下的最重要遗产。

清朝的国号“大清”,有学者认为其实是蒙古语,读为“代青”,不读“大青”,意思是“上国”(“至高无上之国”)。

老佛爷发话,旁边李莲英等一干奴才赶忙跪倒称“喳”,这个“喳”,蒙古语。

褡裢,蒙古语;蘑菇,蒙古语。

元朝统治中国不过98年,清朝立国296年,满族人大量居于北京,很多满语,在北京话和东北话中流传下来。

“胳肢"来自满语词gejìheŝembi,意为“搔腋下”。

我们常吃的“萨其马”原为清代满族小吃,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是当时重要的小吃,其名为满语的音译。满语中,有砍、切之意,为名词词缀,即类似“切糕”之意。在清代满语字典《五体清文鉴》、《三合切音清文鉴》、《御制增订清文鉴》中单词对应汉语均为“糖缠”。

东北话中有大量的满语。埋汰、咋呼、旮沓、膈应、磨蹭、邋遢、嘚瑟、马虎、小妞、克扣、呵斥,都是满语。“嗯哪”,满语,“是”的意思。嬷嬷:来源于满语meme,意为“乳”、“奶”,转意为“乳母”。

白来了的白,来自满语,挺好的挺,也来自满语。你能想象吗?没有了这两个来自满语的字,我们的日常用语会多么捉襟见肘?

躲猫猫,满语,猫是满语树丛的意思,并不是一只猫的猫。

哈士蟆,满语,中国林蛙,也就是说不是蛤蟆,读ha四声shi轻声ma二声,而蛤蟆的蛤是蛤蜊的蛤,不是哈,蟆读轻声。

清太宗皇太极,满语黄台吉的音译,是贵族的意思。

相应地,东北地名中,有很多其实都是满语的音译。

东北的阿城以阿什河而得名。阿什河是女真语“按出虎”(按出浒、阿朮虎、阿朮火)。汉译“金”之意。满语称阿什河为“阿拉楚喀乌拉”,依河建城称“阿拉楚喀城”,简称“阿城”,又因是“金”国故地而得名。

四平是满语,直译是锥子的意思。

鹤岗,满语马鹿圈的意思,海拉尔,满语野韭菜。

鸭绿江,没有鸭也没有绿,满语,鸭绿是边界的意思。吉林,满语,水岸。高晓松的松指的是松辽油田,松辽油田的松是松花江,而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转音而来,松花江,满语天河。牡丹江,满语弯曲的河,和牡丹无关。乌苏里江,满语下游的江的意思。

哈尔滨,正确发音是哈拉冰,哈读第三声,满语晒网场的意思。

长春的地名来自满语“茶啊冲”,是音译,这句话是满族人在祭天的时候说的祈福语言,就相当于现代人祈福时说“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并不是四季如春的意思。

北京也有。北京大栅栏,满语“珊瑚”的意思。塘沽,满语“百”的意思,离北京100里的地方就叫塘沽。

· 良医 | 孩子打新冠疫苗时,其他疫苗还能打吗?· 双汇上演“宫斗”戏:“废太子”指控老爸偷税漏税、与女秘书姘居……股价暴跌· 行纳粹礼、参拜靖国神社......“无知”张哲瀚必须“凉凉”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中国人称蒙古国为"外蒙",外蒙人又是怎样称呼中国的呢

从地理上看,蒙古国与中国接壤,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中国人以"外蒙"这一中性称谓指代蒙古国,但外蒙人却用一个贬义词"胡扎"来称呼中国人。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又是如何遭到阻碍的呢?

蒙古高原与山西毗邻,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地人民交往频繁

自古以来,蒙古高原就如同一面巨大的屏障,隔绝了中原内地与北方广阔草原的联系。这片横亘在中国北疆的绵延千里的高原,虽然气候寒冷,环境艰苦,但草场肥沃,曾孕育了马匹、牛羊等草食家畜,为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高原的西北角却与中国的山西省接壤,两地山川相连,这使得蒙古高原与中原地区有了天然的通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蒙古游牧民族自高原西北走出,经由这条天然走廊进入中原,短暂或长期地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定居,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相反,也有无数的中原汉人,通过这条通道进入高原,到草原上从事牧业生产,或是贸易商旅,在异族文化的熏陶下逐渐习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与语言。正是得益于这条天然走廊,使得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得以频繁交流,蒙古高原与中原地带的往来由来已久,双方人民早就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高原与山西省接壤的地区,恰恰是历史上著名的晋商起家的地方。晋商作为专营内外商品流通的中间商团体,在17世纪就已经遍布整个高原地带,掌控了中原与高原之间的商品贸易。他们熟知草原上游牧生活的方方面面,能熟练使用蒙古语交流,与蒙古族人民亲如一家。由此可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两地人民长期密切的文化交往与商业往来,为中蒙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蒙古高原上的经济贸易就基本被山西晋商所把控。作为内地与高原之间的中间商,晋商凭借着自身的语言优势和对当地习俗的熟悉程度,很快就在蒙古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最初,晋商只是将中原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运往蒙古高原,换取当地的皮毛、肉类等生产资料,两地人民的贸易关系十分融洽。然而,随着商品种类的日益丰富,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部分晋商开始在商品质量上玩起了文字游戏。

他们在收购中原产品时,故意压低价格,将劣质货品大量收购;转手对蒙古人出售时,则极力美化商品品质,将次品贩卖为上等货物,从中大赚一笔。比如说,当时新疆的棉纱品质最好,可晋商不肯从新疆直接进货,而是在河南等地收购质量极差的民棉,用它编织成粗布后,对蒙古牧民们吹嘘说这是上等新疆货,然后高价出售。

类似这样以次充好的手段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晋商们还发明了"做旧"一词,专门指在出售前将新货品人为损毁、剥蚀以制造"久经使用"的假象,让蒙古人误以为是老货更有价值。这些种种行为无疑是在欺骗顾客,但在追求利润的蛊惑下,晋商们早已将道德良知抛诸脑后。

面对如此行径,蒙古人民自然是愤愤不平。他们不得不花重金购买这些价格往往是被人为抬高数倍的伪劣商品,而且由于语言不通,经常被晋商们用一些专门术语唬弄。更有些蒙古人连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一头雾水,只得认栽。

这种被欺骗的无助感,再加上晋商对蒙古人的傲慢态度,使得两地人民的隔阂与矛盾在无形中急剧加深。蒙古人开始痛恨这些算计人的无赖商人,将他们称为"胡扎",意为无德无素、油嘴滑舌之徒。尽管晋商团体中也有不少诚实守信的好商人,但由于行业的同质性,他们也无法摆脱"胡扎"这一贬低人格的称呼,连带着中原的其他汉人也被卷入其中,遭到蒙古人的猜忌与厌恶。

"胡扎"一词由"伙计"演变而来

我们不难发现,"胡扎"这个词与山西方言中的"伙计"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发音。实际上,这个词确实就源自于"伙计"一词,只不过在后来的语义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带有贬低意味的称呼。

最早的"伙计"一词,是指中国北方的雇工或帮手,泛指一同做工作的人。它起源于元代,那时候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中原地区大规模征召劳役,将他们编为"伙"后一同西去。由于这些人多为中原汉人,蒙古人便以"胡"(汉人)加"伙计"两个词合称为"胡伙计",简称"胡计"。

到了明朝时期,由于与西域的贸易日渐频繁,不少山西商人开始到蒙古高原做起了生意。他们将自己从中原雇佣的帮工统称为"伙计",以示区别于高原上的其他民族。蒙古人听到这个新鲜称呼后,也沿用了"胡计"的说法,只是将音节略作变通,改口成了"胡扎"。

这个词语在蒙古人那里被广泛使用,专门指代那些在高原上做买卖的中原商人及其雇工。值得注意的是,最初"胡扎"并无贬义色彩,只是一个简单的职业称谓,与"工人""商贩"之类的意思差不多。

然而,随着晋商们屡屡欺骗蒙古人,将劣质商品高价出售的丑闻越来越多,当地人民对他们的不满程度也与日俱增。于是"胡扎"这个词就慢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一个贬低性的称呼,专指那些行为作风不端、见利忘义的商人。

有一段时间,蒙古人甚至将所有的汉人都叫作"胡扎",认为他们都是唯利是图、油嘴滑舌的无赖之徒。这个污名化的称谓使得两族人民的隔阂和对立情绪空前加深。

直到晚清时期,有识之士发现了两字的来源并加以纠正,重新恢复了"胡扎"单指那些欺诈蒙古人的晋商的本义。但遗憾的是,这一努力并未完全扭转民间已经形成的偏见,至今"胡扎"在蒙古语中仍然保留着贬义色彩,泛指行为作风不端的人。

晚清政府为消除隔阂采取措施

随着中蒙两地人民对立情绪的不断加剧,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这种民族隔阂给两国关系带来的严重危害。于是,他们向清政府反映了这一问题,要求采取措施化解矛盾。

清政府首先派遣了一批中蒙通译人员前往蒙古地区考查,他们发现"胡扎"一词在蒙古语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从语言上改变。于是,政府决定先从商业行为上着手,遏制那些劣质商品泛滥的不正当经营行为。

1876年,清政府颁布了《蒙古贸易新章程》,严格限制晋商在蒙古销售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任何伪造、掺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就要受到严惩。同时,还在主要城市设立了监理机构,负责检查进出口商品是否合格。

这一措施使得蒙古地区的商业秩序逐渐好转,不正当的赚钱手段减少了,受骗的案件也明显下降。但商业作风由来已久,要在短期内扭转根深蒂固的欺诈习惯谈何容易。还是有不少顽固分子置新规于不顾,死撑着用旧伎俩行骗。

于是1891年,清政府又派出了耆英钦察使杨荫铎亲赴蒙古实地考查,他在当地建立了监理机构,从官方层面主导了整个商品的检查、价格的评定工作。如此一来,晋商们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贸易秩序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

除了从商业领域着手外,清政府还注意到了消除两族隔阂的语言障碍问题。它在内地各省设立了蒙古语的学习机构,培养一批精通两种语言的翻译人才,这些人在今后的交往中可以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与此同时,蒙古地区也相继开办了汉语学校,教授蒙古人学习汉语。由于语言的互通,双方都能够直接进行交流、反映情况,中间人的误导和刻意曲解就会大大减少。

共和国成立后中蒙友好关系持续改善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国逐步摆脱了清朝统治,进入了共和时代。在新的政治环境下,中蒙两国的关系也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1924年,中国国民政府与外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了《中俄蒙三国友好互助协约》,协约明确承认了蒙古国的主权独立地位。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中蒙两国人民真正达成了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友好关系。日后,两国一直恪守条约,互不干涉内政,共同发展经济,维护边境和平。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蒙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1949年10月16日,周恩来就任新政府首任总理后不久,即向蒙古国致电,正式重申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关系。

次年,蒙古国政府也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双方达成了在一年之内签订新条约的共识,以取代原有的不平等条约。随后,两国政府不久即派出代表团分别对方访问,开启了新时期的友好交往。

1952年10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长的毛泽东再次致电蒙古国,祝贺蒙人民革命事业取得新的胜利,两国关系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1960年,中蒙两国最终签订了彻底废除旧条约规定的新条约,正式宣告两国关系真正实现了完全平等、相互尊重的新阶段。此后,两国每年都会派出亲善代表团互访,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经济技术合作,谱写了两国人民友谊的新篇章。

这一切,都与中蒙关系曾经遭遇的阻力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些被称为"胡扎"的晋商已经一去不复返,中蒙人民也不再有任何嫌隙和芥蒂。通过共同努力,两国人民终于建立起了真挚友好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蒙古语言文字改革时,废弃了"胡扎"这个词语,用"导隊"一词专门指代中国人。新词意为"领路人",是一个非常积极、友好的称呼,足以看出蒙古人民对当时的中国已是另眼相待。

从此,"胡扎"一词在蒙古语中彻底消失,中蒙两国关系也真正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两国人民早已化解了曾经的隔阂和偏见,友谊之花在草原上绽放,两国关系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问答

以蒙字开头的两个字词语_作业帮

[最佳回答]欺骗:骗.哄.事.欺上~下.昏迷,眼发黑:头转向.胡乱猜测:.蒙[méng]没有知识,愚昧:..昧.遮盖起来:罩.子.蔽.受:.难.尘.垢.形容雨点细小:细雨....[mē...

【蒙汉情深让人想到的词语】作业帮

[最佳回答]情同手足兄弟情深唇齿相依手足情深亲如一家唇亡齿寒恋恋不舍情深意厚情深意重情谊深厚依依惜别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情深似海意重如山情同...

形容蒙古人的词语?

还有蒙汉(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情谊让人联想到的成语:情深似海难舍难分情同手足另外还有个句子可以送给你: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能歌善舞笑容可鞠...

形容蒙古歌曲好听的词语?

悠扬舒缓。意思是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合协,从容平缓,多歌悠扬,韵味无穷。最近迷上了齐旦木的《游牧时光》,思绪会随着悠扬舒缓的歌曲飞到广阔无边的草原,踏着...

蒙可以组什么词语?

一、蒙的组词有:1、蒙méng:启蒙、蒙蔽、弥蒙、欺蒙、冥蒙等。2、蒙mēng:蒙事、蒙骗、厖蒙、蒙松等。3、蒙měng:蒙古、内蒙、蒙汉等。二、基本释义[m...

形容蒙古射箭的词语?

眼疾手快,目不转睛,专心致志眼疾手快,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赞美美女到蒙古旅游的词语?

能歌善舞成语,表面意思:会唱歌和会跳舞。内在意思: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成语,表面意思:会唱歌和会跳舞。内在意思: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

【蒙古人民的民俗有哪些?用词语概括.还有什么族有什么习俗?...

[最佳回答]中华民俗-蒙古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

蒙语辉腾锡勒什么意思?

辉腾锡勒是蒙语,汉意为寒冷的山梁。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哈尔右翼中旗科布尔镇南部,阴山北脉,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多米,面...

蒙的三声调怎么组词?-懂得

1.蒙懂měngdǒng不明事理2.蒙古包měnggǔbāo[ger;Mongoliantent]蒙古族人居住的圆顶的毡子帐篷3.蒙古人种Měnggǔrénzhǒng应该是内蒙古,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