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立秋

古诗词中的立秋

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今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8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

宋 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 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

宋 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 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

唐 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夕凉风忽至》

唐 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立秋》

明 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日作》

清 乾隆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壹点号 尹燕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暑气犹未消|万物有时·物候志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制图 刘雨曦

二十四节气

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然此时还笼罩在“三伏天”的闷热高温中,但细心观察,在自然界中,万物悄然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已经到来了。

8月8日,立秋至。作为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古人将立秋视为秋天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存在。虽然秋天的节气已经到来,但立秋并不意味着已经处于凉爽的秋天,此时暑热依旧,“末伏”还未过去。但从立秋开始,万物开始内敛,夜晚也有习习凉风。

寒蝉标准照(图据受访者)

在古代,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为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寒蝉,古代文人墨客诗句中常见的意象,那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将情人惜别时的场景描写得细腻又令人伤怀。在暑热未消的夜晚,细听树林中发出来自自然的鸣叫,也许那一声蝉鸣,正是秋日快要来临的信号。

正在交配的寒蝉(图据受访者)

感阴而鸣

寒蝉到底是什么蝉?

蝉鸣,自古以来被不少人视为夏日的象征,蝉也被当作夏天的代表性昆虫之一。从夏至物候中的“二候蝉始鸣”,再到如今立秋的“三候寒蝉鸣”,可见蝉的鸣叫,伴随着人们度过了一年中的不少日子。

那么,夏日鸣叫的夏蝉,与立秋后开始鸣叫的寒蝉,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据《礼记·月令》中的记载:“(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郑玄注:“寒蝉,寒蜩,谓蜺也。”蔡邑《月令章句》则写道:“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

“这几天山上很多寒蝉,一般在夏末秋初出现。”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国际知名昆虫学家赵力介绍,寒蝉作为蝉的一种,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有黄绿斑点、翅透明。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又将寒蝉称为寒螿、寒蜩。《尔雅·释虫》中记载:“蜺,寒蜩”;晋代郭璞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

蛁蟟(图据受访者)

赵力解释道,虽然名为“寒蝉”,但其实是盛夏到初秋出现,且一般出现在山林里,与城市里出现的蝉不同。“山上这几天的蝉正是盛期,出现的大多是胡蝉和寒蝉,青城山区还有蛁蟟。而在城市里,此时鸣叫的多为黑蚱蝉。”同时,赵力补充到,这几天成都山区大量出现的蝉,还有螳螂,在低海拔山区是主角。“寒蝉出现的海拔要高一些。但到了秋季,随着气温降低,寒蝉逐渐出现在低海拔地区,最晚在11月初,出现在成都平原。”

寒蝉虽为蝉的一种,但在古人的认知中,恐怕难以辨认得如此清楚。赵力也说到,因为古人对蝉的分类不是很明确,可能把秋天鸣叫的蝉都叫作寒蝉。譬如蛁蟟、蒙古寒蝉、松寒蝉等蝉科动物,也许在古人看来都可以称之为寒蝉。

感阴而鸣,鸣则天凉。在古人看来,寒蝉的鸣叫,也意味着秋日的临近,炎热的夏日将要走到尾声。“在成都地区,最晚到11月都还有寒蝉在鸣叫,是松寒蝉。”

黑蚱蝉(图据受访者)

寒蝉凄切

古诗中的悲情意象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赞颂屈原有着如同蝉一般高洁的品性,就像蝉脱壳一般摆脱污秽的环境,超脱世俗之外。

数千年来,文人墨客多将蝉视为高洁的化身。唐代诗人虞世南在《蝉》中写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但与蝉在诗中所代表的高洁不同,历代文人笔下的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用于离别的感伤。

“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唐代诗人郎士元的《送别》一诗中,也借寒蝉的鸣叫,道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伤感之情。杜牧的“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也借蝉描写到秋夜江边的萧瑟景致。说起描写寒蝉的词句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柳永在《雨霖铃》中写下的“寒蝉凄切”。

正在交配的胡蝉(图据受访者)

在古人的眼中,进入秋日后寒气渐盛,蝉就离消逝不远了,此时蝉叫声低微悲凉,容易让人产生悲戚之感。而到了深秋之后,寒蝉便不再鸣叫,于是有“噤若寒蝉”的成语,意味着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出自《后汉书·杜密传》。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寒蝉虽被迁客骚人赋予悲伤的意象,可立秋已至,出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过了这热气腾腾的三伏天,就能享受凉爽怡人的秋日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问答

立秋的形容词?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平分秋色,一叶知秋,天高云淡,春华秋实,秋风萧瑟,秋风送爽,雁过留声,寒蝉凄切,秋风落叶,平分秋色,明察秋毫,秋风伊人,秋风过耳,...秋高气爽...

“立秋”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一叶知秋、春华秋实、金风送爽、春兰秋菊、秋风萧瑟、金风玉露、秋风落叶、秋月春风、丹枫迎秋、秋收冬藏、落叶知秋、春...

有关立秋的四字成语?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季节的转换。以下是关于立秋的四字成语:1.雁过留声:指雁群在立秋时节从北方迁徙,过境时会发出声音,留下满天响声的景象。比...

立秋有那些节气词语?

一叶知秋、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秋风萧瑟、硕果累累、春花秋月、天高云淡、寒蝉凄切、秋风瑟瑟、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一日三...

形容立秋的成语有什么?

立秋的成语有丰收渐近、白露犹挂、天高气爽、凉风习习等。丰收渐近形容立秋时节农作物丰收的前景,预示着劳动者的辛勤努力即将得到回报。白露犹挂描述立秋后...

立秋还有什么别称?

立秋又叫立秋节,也称七月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开始的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开始。我国古代把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立秋...

立秋文案四个字?

立秋,秋意渐浓。金风送爽,麦浪翻滚。万物开始凋零,大地换上金黄的袍子。秋虫鸣叫,秋叶飘舞,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人们纷纷穿上轻薄的衣裳,迎接着凉爽的...

关于立秋写花的成语?

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绿肥红瘦,暗绿稀红,红衰翠减,含苞待放,桂子飘香,花容月貌,落英缤纷,傲霜斗雪,暗香疏影,昙花一现,春兰秋菊,春花秋实,...花团锦簇...

形容刚立秋天气热的词语?

秋老虎。形容都已经立秋了,还是特别热。俗话说“晚秋热死牛”,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是天气依然闷热,像极了布满了水蒸气的蒸笼,带着温度的水珠覆盖在每一处毛...

形容秋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回答]扩展资料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