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役十个成语,你知道这场战役吗

公年383年,前秦皇帝符坚踌躇满志,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南下,欲一举荡平东晋,统一南北。

东晋王朝以谢安为首的主战派,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侄谢玄率领经过7年严格训练的8万军队迎击秦军。在今安徽寿县的淝水之上,八公山下,打败了符坚90万大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強的淝水之战。

秦晋两军隔淝水为阵,谢玄采用激将法,派人对苻融说:要秦军稍向后退,在淝水岸边让出一片战场,以便两军决战。当时秦军诸将都认为应坚守淝水,不让晋军过河。但苻坚却认为可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近而杀之。苻融按照苻坚的命令,号令三军后退,不料命令一下,全军立即骚动,人心惶惶,朱序又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于是,苻坚的几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谢玄指挥八千晋军乘机渡河,挥刀砍杀,秦军争相逃命,苻融企图稳住阵脚,但混乱中马被绊倒,被晋军杀死。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侥幸不死者,“弃甲宵遁”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晋军追到。一路上“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苻坚也身中流矢,舍弃了乘坐,单骑逃回淮北,苻坚逃到洛阳,收拾残兵败将,只剩下十几万。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却丝毫没受到损失。不出王猛所料,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终于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后燕和后秦,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杀了。

淝水之战,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使流落到南方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后来隋唐统一王朝的文化精神实质。而符坚也很快遭到身死国亡的下场。

这次战役出了十个成语典故:投鞭断流 、 东山再起 、 风声鹤唳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敌众我寡、 一草一木 、 踉踉跄跄、来势汹汹、围棋赌墅、折屐齿。

1. 投鞭断流

当苻坚决定南侵东晋时,遭朝中大臣劝谏,指出东晋由汉族人建立,受国人拥戴;而且有长江天险,不易攻下,但苻坚却不屑地回应:“我坐拥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把他们的鞭投入区区长江,足可把江水断流,长江天险还有什么好怕的?”后人以“投鞭断流”形容军队阵容鼎盛,或实力强大的机构人才辈出等。

出处:“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2. 草木皆兵

前秦的先头部队在洛涧附近被晋军偷袭,被击败得溃不成军,不但令秦兵士气受挫,亦令一向骄傲的苻坚信心动摇。他得知晋军正向寿阳前进,便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动静。他看见对岸的晋兵,排列整齐,战船密布,心中觉得晋兵训练有素。再望向北面的八公山,山上长满无数草木,北风吹过,草木晃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即时大惊地跟苻融说道:“晋兵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对手,你怎么说他们是弱旅?”后来,人们以“草木皆兵”形容人神经过敏及疑神疑鬼。

出处:语本《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3. 风声鹤唳

前秦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一战中大败,苻融战死;苻坚中箭,率领余兵拚命逃回北方。当他们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及飞鹤的鸣叫,都以为是晋兵仍在后穷追不舍,于是他们日夜逃跑,饥寒交迫,结果当他们回到北方时,百万大军已失去了十之七八。后人便以“风声鹤唳”形容人在受过刺激后,心灵变得脆弱不堪,一旦风吹草动都会受不了,或者亦可形容岌岌可危的处境。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4. 东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 长安出发。这个消息传到 建康, 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 太康)人,出身士族,经常在 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 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 东山再起”。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5. 踉踉跄跄

淝水之战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6. 八公山上

八公山又称淝陵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南距寿春古城2公里,有11座山峰相连,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41.2米。山体虽不高,但由于周围均是平均海拔20多米的平原,则显示出八公山诸峰的高大雄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淮南王刘安在此山招徕八位术士炼仙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故而得名,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淮南鸡犬”等成语典故和豆腐的制作方法。八公山有藏龙卧虎之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383年,著名的秦晋“淝水之战”主战场就在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都典出于此。当年苻坚的“惊马坡”,晋军抢渡的“东津古渡”和“谢公祠”等古迹犹在。八公山现有淮南王刘安墓、廉颇墓、淮王丹井、珍珠泉、玛瑙泉、升仙阁、奶奶庙等景点30多处。

八公山是一座古老的山,又是一座神奇的山。在它的西南麓曾发现远古恐龙化石,在它的东麓也发现了约一亿年前的古象巨齿化石。国外学者称赞这一地区“将成为世界古生物科学的圣地”。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成语你知道来自哪场战争吗?

在遥远的古代,淝水之畔,一场大战在此上演。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南北朝的命运,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

时值深秋,淝水之滨,秋风瑟瑟,黄叶飘零。一方是北方的苻坚大军,一方是南方的东晋军队。两军对峙,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苻坚,一代枭雄,目光如炬,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督战。他的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士气高昂。而东晋军队则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但他们却毫无惧色。

战争终于打响。苻坚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硝烟弥漫。然而,在这关键时刻,苻坚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军队后路被截断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东晋军队的指挥官谢安巧妙地利用了淝水之滨的地形,设下了埋伏。他们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趁夜偷袭苻坚的营地。

苻坚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他急忙调转马头,带着亲兵卫队逃离了战场。他的士兵们见主帅逃跑,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散。

这场战争,最终以东晋军队的胜利告终。他们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出奇制胜。而苻坚则因为轻敌和骄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场淝水之战后,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等。这些成语不仅成为了汉语的精华,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千年,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智谋和勇气同样重要;骄兵必败,只有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问答

战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_作业帮

[最佳回答]烽烟四起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狼藉不堪枪声阵阵

有关描写战场上场景的四字词语或成语20个_作业帮

[最佳回答]枕戈待旦,旗鼓相当,兵强马壮,身先士卒,士气高涨,剑拔弩张,势如破竹,战无不胜,乘胜追击,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一马当先,一鼓作气,纵横驰骋,直捣黄龙,大...

什么的战场填空?

(残酷)的战场、(激烈)的战场(真正)的战场、(硝烟弥漫)的战场(残酷)的战场、(激烈)的战场(真正)的战场、(硝烟弥漫)的战场

【从军行李白哪些词语反映战场残酷】作业帮

[最佳回答]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和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其诗译文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

跟描述战场情景有关的四字词语有哪些?_作业帮

[最佳回答]尸山血海、血流成河、残肢断臂、残垣断壁、弹痕累累、无一生还、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勇往直前、惨胜如败、夕阳如血、天崩地裂、血肉横飞、尸骨无...

描写战场的词语及意思?

驰骋疆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出自】: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

什么的战场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个填空题可以填很多不同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答案:血腥的战场:这个词语能够表达出战场的残酷和危险,让人想到无数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激烈的战...

形容古战场的成语?

风烟残局、血染沙场、兵荒马乱、虎踞龙盘、焦土万里、鬼哭神嚎、战火纷飞、旌旗如林、刀光剑影、勇猛精进等成语都可以形容古战场。古战场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充...

关于战场的四字词语?

战场的四字成语:短兵相接,金鼓齐鸣,危机四伏,天昏地暗,炮火连天,枪林弹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血流成河,气势磅礴,釜底抽薪,用兵如神,英勇善战,驰骋...战场的...

指战士英勇牺牲在战场的词语?

馬革裹屍成语解释【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