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
拼音:huǒ shù yín huā
释义:火树火红的树,银白色的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
唐朝时期,唐睿宗很懂享乐,虽然他只做了三年皇帝,但是每逢过节他都大肆铺张一番,尤其是正月十五时,一定要扎起数丈高的灯树,在树上点数万盏灯,人称“火树”。 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戒严,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唐代诗人苏味道曾用一首诗描绘当时元宵节烟花灿烂的景象,这首名为《正月十五夜》的诗中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诗人用诗句详细描绘了长安城的绚烂夜景。放眼望去,到处灯火通明,四周烛光摇曳,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城关外面是城河,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犹如“星桥”。马蹄踏着清尘远去,一轮明月下,人潮涌动。花枝招展的歌妓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不知不觉便至深夜,人们却仍然恋恋不舍,盼望这番良辰美景能在身边多留片刻。
火树银花,桥上灯彩,仕女嬉戏,踏月追歌,通霄不眠,好一派欢乐的景象。那么这迷人的花火是怎么来的呢?烟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例如,锶盐、锂盐发出红光,钠盐发黄光,钡盐显绿光,镁、锌等金属粉末发出耀眼闪光......等等,各种金属盐及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施放时就显示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千姿百态,清脆悦耳,以助节日气氛或日常娱乐。
烟花源于火药,我国是火药的故乡。
火药探源
火药是在适当外界能量(摩擦、撞击或点燃)的作用下,自身能迅速燃烧而产生大量高温气体的物质。如果把它放在密封的容器里,就会因高温气体的急速膨胀而发生爆炸。
根据史料记载,火药最初问世于中国道家们的炼丹过程中。古代炼丹的方法可分为水法和火法。水法炼丹,就是用水溶解金石药的方法,有化、麻、煮、熬、酿、浇、溃等法;火法炼丹,即用炉火烧炼金石药的方法,有锻、炼、炙、抽 (蒸馏)、熔、飞(升华)、伏(伏火)等。火法炼丹危险重重,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且服食丹药而丧命者不计其数。结果,炼丹家没有炼出“长生不老”的神丹,却在采用“伏火法”炼丹(伏去丹药的毒性)时,歪打正着的发明了火药。
火药,又称黑火药或褐色火药,呈黑色或褐色粉末状,由硝石(硝酸钾)、硫磺、炭(木炭)等主要成分组成。为什么这种物体被称为“火药”呢?火者,是因它具有燃烧的化学性能,能发出光和热。药者,是因为硝石和硫磺被我国古代医学家列为药类。它们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现在民间还用它治疗胃痛、疮疖和无名肿毒等。因为火药的主要成分既可着火燃烧起又可入药治病,因此称之为火药。
烟花绚烂
关于我国烟花的发明时间,目前学术界说法很多,分歧也比较大。有的认为,汉代就有了烟花,其证据是《淮南子》中记载了“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的一句话,认为这是当时人们在冰水中烧烟花的景象;有的认为我国在隋朝有了烟花,其证据是隋炀帝的《正月十五日放通衡建灯夜升南楼》诗中写有“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诗句,认为这是对烟花的形象描述;有的认为烟花发明于唐代,因为唐朝诗人赞美烟花的诗句较多,其中孟浩然的诗中就有“火树”、“银花”的句子。除了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张说写的《踏歌词》也记述了在长安看到的情景:“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这里的“火树”、“莲花”都是用来形容烟花的。但更多的看法是,我国宋代才有了烟花,因为只有宋代诗人才首次明确地使用了意义近似于今天的“烟花”一词。诗人宋祁在《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中写道:“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诗人宋庠则含蓄一些,他在《都下灯夕》一诗中写道:“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声来知珮近,香去惜车遥。”“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之句,就是暗喻烟花的。
然而,烟花的正式产生离不开火药的使用。所谓的汉代或者隋唐的“火树银花”,很可能是仿照炼丹炉火花的喷射而制作的一种焰火,因为某些金属粉末在高温下燃烧,同样可以喷射出漂亮的火花。比如炼铁炉和铁匠打铁,不需火药也会火花四射,唐代诗人张说在《安乐郡主花烛行》中就写过“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的句子。时至今日,湘西和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土家族玩“火龙”时所用的“烟花”,有时还再用这种古老的办法,他们把铁屑等金属粉末装进燃烧着炭火的铁筒里,就能喷发一种类似烟花的火焰。真正利用火药制造的烟花,应当是在唐代之后,因为在唐代才发明并开始运用火药。而且,制作烟花的技术要比制作爆竹的技术复杂,所以烟花的发明也应当比爆竹的发明稍迟,随着爆竹的发明才逐渐发明烟花,这是顺理成章的。因此,烟花不可能在汉代以前,也不会是在宋代之后,说“始于唐而盛于宋”是站得住脚的。
根据现有资料的推测,大约到唐玄宗时期,也就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晚年,烟花才开始问世。李畋或者李畋的后人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便制造出了喷花。他们借用“硝磺爆竹”的原理,将火药和金属屑的混合物筑在竹筒里,并用泥头封住底端的筒口,而上端的筒口仅用薄纸粘糊,点火燃烧时竹筒不再爆裂,只喷出彩色的火花,即古代花炮工匠所谓“筑彩药于筒,上不封泥,勿爆而喷也。”这种彩色火花便是最初的“竹筒烟花”了。但是,最初的烟花只是单色的,即一个烟花只一两种颜色,后来才发展为多色。花炮主产区的浏阳、醴陵和江西的上栗、万载等地,当地民间一直都认为烟花也是由李畋最先发明的。尽管最初的烟花是用竹筒制作,比较粗糙、笨重,但毕竟是种新的发明,也是个划时代的伟大创造。
相当长的时间里,烟花外壳都还不是纸筒做的,也没有引火线,色彩也比较单调,也不便储藏和运输。后来,经过多次实验,人们渐渐发现在火硝中燃烧不同的金属会发不同颜色的光,比如锶发红光,钡发绿光,铜发蓝光,钠发黄光,铁发电光,铜加锶便发紫光等等。于是,色彩种类更多的烟花不断被制作出来。到了宋代,有了花炮纸(如浏表纸、皮子纸等)以后,“以卷纸为之”的烟花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常州溧阳南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千灯万福 喜闹元宵”主题活动,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陪您一起欢度佳节!这一群人,这一条心,这一条路,为古镇大地再添温暖底色!
元宵送汤圆 情暖环卫工一碗汤圆,一份祝福。2月14日上午,溧阳南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团委、妇联开展“元宵送汤圆 情暖环卫工”志愿活动,来自南渡镇小晨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为全镇可敬可爱的环卫工人送上爱心元宵和节日祝福。
志愿者们将煮好的元宵细心包装,送到“城市美容师”的手中,让热气腾腾的元宵在寒冷的初春传递温暖。这抹“志愿红”与“环卫橙”的温暖相遇,是古镇街头最美的颜色。
花灯初上 人月团圆
元宵一到,灯笼走俏。元宵的花灯,是吉祥和团圆的象征。2月15日下午,在溧阳庆丰村宅基地展示馆二楼,南渡镇小渡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制作元宵花灯,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点亮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不一会儿,一盏盏色彩绚丽的花灯就展现在大家面前,祈愿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巧手包元宵 欢聚话团圆
正月十五汤圆下肚,新年才能圆圆满满。
在庆丰馒头店,“大厨们”各显身手,揉面皮、包馅料、搓汤圆,一个个情意满满的白胖汤圆就完工啦。现场气氛高涨,其乐融融。接着,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包的汤圆,热乎乎的元宵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金虎闹元宵 喜乐猜灯谜
在庆丰的风雨长廊,喜气洋洋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谜条交相辉映。悬挂在红色丝带上的200条灯谜随风飘荡,涵盖了成语故事、生活常识、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志愿者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猜灯谜活动中,仔细阅读谜语,或驻足凝思,或小声探讨。猜中者喜得奖品,兴趣倍增;猜错者不气不馁,再接再厉,活动现场弥漫着浓浓的元宵气息。
趣味套圈 圈住幸福
“套这个,这个好”,“套这个,这个容易套”......庆丰村口的空地上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套圈”活动正在进行。现场活动奖品种类丰富,超多惊喜大奖等你来拿。
随着一支支箭在空中划过,片刻之间就有志愿者将箭投到了壶中。活动现场欢笑声、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锡剧表演 艺“渡”元宵
2月15日晚17:30~20:30,一场锡剧表演在庆丰村的稻田论道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将精彩的“文艺快递”送到庆丰百姓身边。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如潮,给虎年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19.(4分)“千灯”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千灯镇(2分),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或:古镇孕育的众多的人物精英)(2分)...
不是成语成语。正确的成语是万家灯火。意思是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成语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万家灯火吹箫路,...
海啸山崩【拼音】:hǎixiàoshānbēng【解释】: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
千灯愿作词:Ace小六作曲:银临演唱:Ace组合长灯伴长夜圆月亦有缺灯月交辉倒映谁守候的眼千百盏自在翩跹恰似繁星点点于天边不倦的忘返流连窗外亭榭已...
海誓山盟、海盟山咒、山珍海味、山南海北、海啸山崩等。1、海誓山盟【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出自】:宋·辛弃...
【都尉山亭】杜审言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我再补充苏州名人二十三位:樊春海院士,生物化学家。1974年3月出生于张家港市,1992年考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
我们老俩口也是准备初四开车从北京出发去云南玩四十天吧!一般两天就到昆明了!一天开车一千多公里非常轻松!年轻人一般都开一千七八百公里,咱们岁数没必要,我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