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学会正确使用“的、地、得”,写文章不再“张冠李戴”

一、“的”用于名词前修饰名词,代词后表附属关系。

如:聪明的孩子; 我的书包。

其他方面无非就是省略宾语,如:“那是他的,这才是你的。”

表事物种类,如:坏的;好的;吃的;穿的。

表肯定语气,如:他人挺好的;他成绩挺不错的。

二、“地”用于动词前面修饰各种动作。

如:耐心地听;好奇地看着;仔细地观察。

三、“得”用于动词后面,后续可能有动作或表示前面动作的程度。

如:吓得大哭;气得直跺脚。(后面是动作)

吃得干干净净;喝得津津有味。(后面表程度)

其他方面无非就是碰到一些“很”、“真”、“太”、“好”、“非常”等词时,基本上用“得”。

当然,有些情况下两个都合理。

如: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激动得哭了。(突出他激动,哭是激动后的动作)

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激动地哭了。(重点是动作,说的是他怎样哭)

总结:三个字在这里都读“de”,如何正确使用要看它修饰的词语的词性和它所处的位置。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多关注我,后续更多干货分享。

今天才知道成语“听人穿鼻”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涨知识了

知其源,传承中华文明;明其意,掌握国学精粹。

“听人穿鼻”,听,意为“听凭”,穿鼻,意为“牛被人穿了鼻子”。古今同义,多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软弱无能,行事没有主见,常被别人指挥,牵着鼻子走。

听人穿鼻

典出《南史·张宏策传》

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在第一次看到“听人穿鼻”这个成语时,真真是闹了笑话的。

记得,那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大三放寒假回家,刚好得空去姐姐家玩。当时姐姐家新开了小店,挺忙的,于是辅导小外甥做作业的这个任务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我这个所谓的“大学生”身上。

先自爆身份,本人自小成绩还算优异,出生在一座小县城,成绩不算太好,但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学校,基本上都能常年排在年级前三,高考运气不错,进入了一所在全国排名前20的985院校。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一个堂堂的排名全国前20名的985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对我来说最擅长最拿得出手的事情也就是学习了,可是偏偏就竟然会栽在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的辅导作业上,古语说的好啊,淹死的大多都是会水的,古人诚不欺我。

到现在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是真的好,花是真的香,农村的院子也是真的大,坐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吃着花生糕点,真真是无比惬意。当然,这也是我只有到了姐姐家才有的待遇。时间一晃12点多了,上辅导班的小外甥回来了,小外甥当时10岁出头,正在读五年级,见了外甥,我们甥舅间不免要叙旧打闹一番。吃过了午饭,姐姐姐夫忙店里的活计去了,就留下了我来辅导小外甥做作业。

对我来说,辅导五年级的小学生做作业,我觉得那肯定是小菜一碟的。事情的前半段也确实如此,在辅导小外甥英语、奥数时,那真真是无比顺利的。可是到了语文,我们的母语,本来应该是我最熟悉的语言,我却越讲越有些不太自信了,

外甥的语文作业中,有一道题是成语释义,言外之意就是解释成语和典故的来历和含义,前面“乘风破浪”、“人鼠之叹”、“不因人热”、“背水一战”等等,我还勉强能应付,但越讲到后面我就越心虚,因为很多成语我也没见过,我也不知道来历和出处。尤其是当看到“听人穿鼻”这个成语时,我一阵头大。

我也是个好强的人啊,我也是要面子的啊,在小孩子面前,不知道也要装知道。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胡乱解释了一番(具体解释内容在这里就不说了,纯粹就是字面解释,说出来丢人),要说中华文化当真是博大精深啊,我自己也知道我的解释基本上就没有对的可能,但小外甥一直追着问,我也不好说我也不会,毕竟那时候还没有学会拒绝。

大型社死现场来了,当第二天小外甥再次从辅导班回来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跟姐姐姐夫哭诉舅舅给我辅导的作业都是错的,当时一家人都在家,现在想起来当时他们看我的那种眼神,我一阵羞愧。怎么可能,以我的水平怎么可能都是错的,赶紧把他的作业要过来一看,其实就“听人穿鼻”这个成语解释是错的,其他全部是对的,可这小子罔顾事实,大哭大闹之下,硬是把我搞得尴尬至极,当然,现在想来这小子这么哭诉也许也有徇私报复的成分,毕竟跟我打闹时他吃了不少亏。

读者朋友们,你们有小外甥小侄子吗?你们给他们辅导过作业吗?如果有,估计大多数读者朋友们都有我这种经历,当时真的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从那以后,我发誓我一定要多看书,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毕竟那样的经历我再也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言归正传,说了那么多,“听人穿鼻”的典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在南朝齐武帝当政时,手下有一个贵族名叫徐孝嗣,这个人才能平庸,做事也没有什么主见,但他有一个长处特别合齐武帝的心意,那就是“听话”,齐武帝说啥就是啥,让干啥就干啥,不多问不多想,不偷懒不打折扣,完全按照齐武帝的意志办事。不说古代,就是现如今,这样的部下也是最得领导心意的,所以,齐武帝一直以来都将徐孝嗣看作是自己的忠臣、心腹。

公元493年,齐武帝患了重病,将皇位传位给皇太孙萧昭业。齐武帝临终前,特地把心腹徐孝嗣叫到跟前,嘱咐他要向对待自己一样忠心辅佐嗣主。

齐武帝死后第二年,皇族西昌侯萧鸾企图夺取帝位,他深知徐孝嗣软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性格,于是便派身边谋臣去试探徐孝嗣对自己谋反一事的态度。果然,在见到西昌侯派来的谋臣后,徐孝嗣因害怕西昌侯的打击报复,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当然他的这一态度在西昌侯看来已经足够了,徐孝嗣不反对那便是默许。

徐孝嗣的朋友乐豫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对徐孝嗣说到:“当年齐武帝待你不薄,将辅佐新主的重担交给了你,你怎么能默许萧鸾的篡逆呢,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齐武帝当年的一片托孤之信啊?”面对好友的诘问,徐孝嗣张红了脸一言不发,乐豫走后,徐孝嗣虽有悔意但却仍然拿不定主意。

话说徐孝嗣在犹豫,可是对面的西昌侯萧鸾行事却是相当的果断,听完自己谋臣的汇报,便亲自去了一趟徐孝嗣的家里,将详细地谋反细节告诉了他,并要求他协助自己完成篡逆。面对残暴的西昌侯,徐孝嗣思考再三,还是答应了。在他的帮助下,萧鸾顺利完成了篡位,后又陆续杀尽了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顺利称帝,史称齐明帝。

俗话说,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残暴嗜杀的萧鸾仅仅当了四年皇帝后便一命呜呼了,死后由的二儿子萧宝卷继承皇位,这又是一位比齐明帝更加残暴专横的主,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整个南朝一片乌烟瘴气。

此时,徐孝嗣虽已经官至尚书令,位居高位,但他对皇帝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听凭暴君肆意而为。

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后人修史,痛心徐孝嗣的为人,便造就了“听人穿鼻”一词,来形容那些软弱无能、为人处事毫无主见,常被别人指挥、摆弄的人。

相关问答

【穿得(),要填成语】作业帮

[最佳回答]穿得(衣冠楚楚)、穿得(珠光宝气)、穿得(披红挂绿)、穿得(朴素大方)、穿得(英气逼人)、穿得(花里胡哨)、穿得(花枝招展)、穿得(雍容华贵)、穿得(衣...

联系上下文的词语穿来穿去_作业帮

[最佳回答]越来越多

穿字在最后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打错了.是穿字在最前,对不起!_...

[最佳回答]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穿房入户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穿红着绿形容衣着鲜艳...

穿什么穿什么成语填空是穿什么穿什么成语_作业帮

[最佳回答]没有“穿什么穿什么”的成语!类似的有:穿红着绿、穿红戴绿四字词语:穿红穿绿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没有“...

穿着什么填词语?

穿着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出处:孙犁《澹定集<善暗室纪年>摘抄》解释: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履,鞋子。革履,皮革做的鞋。出处:孙犁《澹...

穿成语有哪些_作业帮

[最佳回答]穿针引线、万箭穿心、水滴石穿、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滴水穿石、百步穿杨、穿凿附会、好女不穿嫁时衣、穿井得人、穿云裂石、短褐穿结、穿红着绿、...

穿着什么填空词语?

穿着(得体)。得体[détǐ]释义:语本《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孔颖达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

装得怎么组成词语?

束装就道了。9、装备[zhuāngbèi]解释:配备(武器、军装、器材、技术力量等)。例句:这些武器可以~一个营。10、束装[shùzhuāng]解释:整理行装:~就道。...

什么往什么穿是什么成语?

没有什么往什么穿的成语。含有穿字的成语有:望眼欲穿。望眼欲穿拼音:wàngyǎnyùchuān解释: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

穿着什么填空?

穿着(得体)。得体[détǐ]释义:语本《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孔颖达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