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00余人懂 延续古词语用法

方言名片

石蛤塘土话

范围: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石蛤塘村,仅剩400余名石蛤塘村人使用。

特点:粤北地区众多归属未名的土话之一。其语言既保留部分独有的乡音,某些字词也继承古语词的用法。目前仅作为村内内部交流的方式,其文化传承功能大大萎缩。

在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石蛤塘村,至今留存着一门仅本村人能懂的“石蛤塘土话”。在当地通用的客家方言“包围”下,石蛤塘村就像一座方言孤岛,400余名石蛤塘村人成为这门语言仅剩的使用者。

据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庄初升介绍,早前,石蛤塘土话已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音视频采录及相应的文字、音标记录,留下这门方言的有声语料。

仅存于村内的濒危语言

白色的石标高高矗立在村口,“石蛤塘”三个字格外清晰。这里是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辖下的一个汉族村落——石蛤塘村。村里共80多户人家,共400余人。“石蛤塘话”在这个小村孕育而生,是村民们的母语。通过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这种独特的方言仅用于石蛤塘村人之间,走出石蛤塘村,全县主要以客家方言为通用方言。

“我觉得相比讲粤语、客家话,石蛤塘话还更顺口。”今年38岁的廖先生是石蛤塘村人,2013年,在珠三角务工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那年,我有了第二个孩子,所以决定回乡发展。主要是想亲自抚养教育孩子,父母也上年龄了。”

除了石蛤塘话,廖先生还会客家话、粤语,他表示,村里多数人都会多种方言。与村外人交流时,他们使用客家话等其他方言。但回到村里,村民们几乎都用石蛤塘话交流。

在学界,这种方言也被称为“石蛤塘土话”,是粤北地区众多归属未名的土话之一。多年间,庄初升就数次前往石蛤塘村,对这门土话进行调查研究,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丁沾沾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一书。该书被列入“中国濒危语言志”,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文化功能已严重萎缩

7月,正赶上夏收时节,石蛤塘的村民们顶着蒸腾的热气,在稻田中忙碌。

石蛤塘人有句俗语,“莳田莳到处暑,种番薯种到白露止,好过借米煮。”意思是即使错过了季节,也还是要种植,总比没有收成要好。

庄初升等人调研发现,在石蛤塘土话中,“莳田”就是插秧,这个词的用法与客、粤方言相同。此外,他们也将种田称作“耕田”,耕地称作“犁田”。

同时,石蛤塘话也保留着部分独有的乡音。例如,石蛤塘人用“今朝”代表上午,中午讲作“晏头”,下午讲作“今晏”。

一些字词则继承了古语词的用法,还能在陆游的诗中找到痕迹。例如,石蛤塘土话保留了“?”的用法——陆游的《春日》中写道“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新丝”中“?”有晾晒的意思。

遗憾的是,石蛤塘土话的文化功能已经严重萎缩。如今,这种土话更像一种符号,作为石蛤塘人的族群标记。

“作为一种弱势方言,石蛤塘土话不仅使用人数少,文化功能也越来越弱。”庄初升告诉南都记者,这表现在石蛤塘土话几乎没有以方言为载体传承的戏曲、歌谣、民俗故事等。

还有一些改变也渐渐露出端倪,村民廖先生就意识到,两代人在语言使用方面出现了差异。他告诉南都记者,现如今,孩子们在学校讲惯了普通话,有时回到家也自然地用普通话和父母交流。相比之下,他们这一辈人在和父辈交流时,则更习惯用石蛤塘话。

通过访谈与观察,他们发现,因校内学生来自不同村落,石蛤塘村的儿童在学校一般使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与人交流。即使是同村的孩子之间,在校时也会因不好意思,更常使用客家方言,而非土话进行交流。一些被送往更远地区学习的孩子们,更是从小就脱离了土话的语言环境。

据调研分析,石蛤塘土话的语言活力在新生代的儿童中已逐渐丧失。

用有声语料留存土话

庄初升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石蛤塘土话被列为该工程中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并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设立了调查点。

根据语保工程要求,在调查过程中,他们找到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4名发言人,通过音频、视频,采录几千个方言字、词、句、篇,保留下这些珍贵的方言有声语料。

“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不论是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都是人类进行革新、创造的源泉。”庄初升认为,做好濒危弱势方言的保护十分必要。即使在普通话的发展中,也离不开方言提供的动力。“当语言越来越少,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会越来越单调狭隘。”

他表示,虽然很多情况下,濒危方言的衰落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通过调研与呼吁,尽量维持这种多样性。

村民廖先生也意识到了石蛤塘土话的濒危状态,但对家乡话今后的命运仍有信心。在他看来,有人就有传承,“我们都会讲,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沿”与“延”的用词

正 沿革·沿袭•沿习·延续 沿革事物发展、变化之历程。沿袭:因袭;依照旧传统或原有之规定办理。沿:沿用(旧模式);袭:照样做。沿习:因袭或向来因循的习惯。一些新型媒体称同“沿袭”。延续: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

误 延革·延习·延袭·沿续 前3词皆为误用。沿续:“延续”之误。

还有,沿用(照旧使用)与“延用(《现代汉语词典》等名义此词。但 实有此词,意思是‘延长使用’)”。

误例:①“延革”误为“延革”:1)许新源在《公安研究》杂志(1999年第3期),载文《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组织机构历史延革》。2)张兰棠在《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载文《从审计历史的延革看审计发展的趋势》。

②“沿袭”误为“沿习”:1)刘燕燕在《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载文《<人民日报>成语使用情况历时考察与研究》,写道:“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结构凝固、具有整体意义的四字固定短语,是汉语语词的重要组成部分。”2)《六盘水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5版)电子版载文《中国移动六盘水分公司 在国企转型时期努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写道:“缺乏相应的创新精神,工作思维沿习于老套路……”

③“沿袭”误为“延袭”:1)立言在《语文世界》杂志(2004年第3期),载文《“延袭”何其多》。2)《羊城晚报》(2007年8月21 日)“笑谈粤语”载文《广州人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词(122)·是“沿袭”还是“延袭”》,写道:“一些广州人把‘沿袭’读写作‘延袭’。这与广州方言”把‘沿袭’的‘沿’念‘原’(yuán;普通话念‘yán’)有关。类似的情况再如‘言’‘炎’‘盐’‘严’‘研’‘阎’等。”

④“沿袭”误为“延习”:陈林森(2011年2月5日)在新浪博客的博文《2011年1季度全国纸媒错别字扫描》,写道:“《羊城晚报》(2011年2月2日),有文章称:‘春晚只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补充,不该替代几千年延习传承的民俗文化’。”

⑤“延续”误为“沿续”:1)方金福在《广东茶业》杂志(1996年第1期)载文《农学院茶蔗部设置与沿续》。2)吴亚亦在《中国陶瓷工业》杂志(2014年第5期)载文《烧造的源起和沿续略考》。

⑥“沿用”误为“延用”:1)达里在《咬文嚼字》(2008年第3期)载文《“延用”应为“沿用”》,写道:“《老年周报》(2005年12月10日第2版)有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央宣讲团成员郑科扬说(副题) ‘很可能不会延用历史上的第几代说法’(主题)’。”2)苏培成在《咬文嚼字》(1995年第6期)载文《“沿用”不能写成“延用”》,举例:“(1)《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载文说:‘新式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延用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2)《北京日报》(1994年3月24日第7版)载文说:“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公共场所用字,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延用:(一)建国前书写并延用至今的老字号牌匾……’”

相关问答

【求一些形容事物永久的延续下去的成语一代传一代,除了代代...

[最佳回答]【成语】:千秋万代【拼音】:qiānqiūwàndài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

形容延续的成语?

1、成年累月[chéngniánlěiyuè]释义: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平白的...

形容“延伸”的成语都有哪些?

1、绵延不绝【拼音】:miányánbùjué【解释】: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出处】:《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1...

【词语“延续”和“延伸”的区别】作业帮

[最佳回答]延伸yánshēn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延伸一条道路,把铁路延伸到另一个城市延续yánxù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伸yánshēn延长;扩大宽度、大小...

延续搭配什么词语?

延续搭配可以与很多词语搭配使用,例如:延续生命、延续文化、延续传统、延续友谊,等等。延续搭配的意思是继续保持、延续某种状态或者情感。对于生命,延续意味...

形容延续时间长的成语?

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穷年累...

人类世代延续用什么词?

人类世代延续可以用词语"进步"来形容。进步是指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的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追求知识、创新和改革...

赓续发展的成语?

厚积薄发,后继有人,继往开来。厚积薄发,后继有人,继往开来。

延续不停止用什么词语表达(4个字的)?

滔滔不绝连绵不绝接踵而至连绵不断马不停蹄喋喋不休滔滔不绝连绵不绝接踵而至连绵不断马不停蹄喋喋不休

持续接续类似的词语?

还有陆续继续连续延续相关例句1.配合新市镇的开发,政府将陆续征收道路用地。2.一辆公交巴士开到了总站,里面的乘客们陆续下车了。3.四川大地震过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