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同甘共苦”的正确用法

从前,有个裁缝总爱吵架。他的妻子善良、勤劳、虔诚,却不能得到他的欢心。他因为经常打妻子被关进了监狱,后来被释放之后,他发誓从此不再打妻子。开始一阵子还好,随后他又旧病复发,因为他不敢打她,便扯抓她的头发,拿着尺和剪刀尾随其后追赶她,并用东西朝她摔去。后来裁缝再次被官府传去,官府叫他想想他说过的话。

“亲爱的大人,”他说,“我信守了我的誓言,并没有打她,而是与她同甘共苦。”

法官说,“这怎么可能?”

“我没有打她,只是因为看见她怪模怪样,我想用手去给她理理头发,她跑开了,我就匆匆地去赶她。我把手里东西向她扔,是作为善意的纪念。可我仍和她同甘共苦呀!因为我每次打她,我高兴,她痛苦;如果没打到她,她就高兴,我就难受。”法官对这种回答可不满意,给了他应得的惩罚。

“同甘共苦”可不是这个意思,没有深刻领悟其精髓的人可不要自以为是。如果不懂,不如听听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以及经典故事。然后,转给你想要同甘共苦的人,掂一掂这份感情的分量。

典故何来?

成语“同甘共苦”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原意是指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其中“甘”即是“甜”的意思。现在,人们多用“同甘共苦”来比喻同享幸福安乐,共度艰难困苦。

据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内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燕国被打得惨败,从此一蹶不振。燕昭王继位以后,想整顿朝政,把国力恢复起来,但自己又没有什么办法。

一天,他带着一份厚礼,去请教郭隗。郭隗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谋略的人,他告诉燕昭王说:“办法的确是有的,你诚心地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登门拜访,那么天下的贤士就会聚集到燕国来。”

燕昭王并不知道该先去找谁,郭隗想了一想,又说:“现在您真心实意地想找有本事的人,不妨从我开始,大家看见像我这样本事不大的人也能被重用,那么本事比我高的能人,还会怕路远而不来燕国吗?”

燕昭王听完特别高兴,他特地给郭隗修造了漂亮的房子,拜他为老师,经常向他请教。燕昭王真心求贤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很多有学问、有才能的贤士都向燕国奔来。

他们尽心尽力为燕昭王出谋划策。燕昭王也身体力行:与百姓同享安乐、共渡苦难。过了28年,燕国强盛了,百姓富足了,士卒们愿意为国家效力、为国家捐躯。这时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联络秦、楚、魏、韩、赵等国发兵讨齐。

最后攻入齐国都城临淄,大败齐国。成语“同甘共苦”也由这个典故被引申出来,用来形容“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担当”。

西汉时,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叫李广。李广一生跟匈奴打仗达七十多次,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拥戴。李广虽为大将军,统领着千军万马,却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

每次朝廷颁发赏赐,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部下,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们。行军打仗的时候,遇到粮食或者饮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就和士兵们一起忍饥挨饿。只要还有一个士兵没有喝上水,没有吃上饭,他就不靠近水边,不吃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必定是第一个冲向敌人。

因此,只要他一声令下,全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李广对士兵的宽厚仁慈赢得了士兵的爱戴。后来,当李广去世的消息传到军营的时候,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经称赞李广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建立强盛帝国,除了善于用人之外,还在于他总是与部下同甘共苦,因此赢得了大家的拥戴。

大臣李绩晚年得了暴病,医方上说需要用“胡须灰”做药引。李世民得知这种情况,就剪掉自己的胡须用来为他和药。李绩被感动得“顿首见血,泣以恳谢”。

在李世民看来,大臣李绩是为国家操劳才累病的,自己应当关心;而李绩认为,自己是凡夫俗子,即便得了疾病也不能用君主的毛发做药引。

李世民对大臣体贴入微的行动赢得了人心和回报。贞观末年,唐朝发动对外战争,大将李思摩在作战中被敌人的弩箭射中。李世民亲自为他吮伤口的血,身边的将士看到这种情形大为感动,一时间士气大振。

此外,李世民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民间访问,都免除各种繁文缛节,与大家同甘共苦,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和拥护。

“同甘共苦”不只是运用在将领和士兵之间,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交,还是带领一个团队实现发展目标,都要有一份同甘共苦的心态。

夫妻间同样也需要有“同甘共苦”的精神。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曾说,婚姻把两个人拴在一起,共同撑起一个家,如果夫妻两人不能同甘共苦、彼此扶持,那家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

经历过苦难的两颗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更默契,能共同抵抗风险和危机,共同承担痛苦和悲伤,也可以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共同回味一起走过的人生。这就是幸福的关键因素,也是家的意义所在。

讲坛丨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师生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秦望,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班主任。

自从教以来,秦老师始终坚守“师生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理念,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等途径,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加强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促进和谐,在保持每个人独立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创造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记忆的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多年来,秦老师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省“十佳”班主任等荣誉。

秦老师是《班主任》封面人物。

简介

师生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我先后在内蒙古、山东、天津、河南等地的公、私立学校任教,带过普通班、实验班。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尝试过多种班级管理方法,但始终坚持的理念是“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共同生活不是“看住”“管住”学生,它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促进和谐,在保持每个人独立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师生共同生活呢?

一、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我注重通过师生共同阅读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解决班级问题。

找借口是一般学生的通病,班主任经常会为学生因迟到、不完成作业、没有完成卫生保洁任务找借口而生气。对于班主任来说,批评教育、制度制约、惩罚训戒会有一定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借口文化的遗毒。

2004年带新一届高一时,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费拉尔•海普的《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书中介绍美国西点军校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的回答方式。在西点军校,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随着共读的深入,“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执行,不找任何借口”“记住,这是你的责任”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没有任何借口”成了我班学生的口头语,班委的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小,班级渐渐步入正轨。

共写班级日记和周记是我带班的保留项目。班级日记由全班学生轮流撰写,记录班级当天发生的故事,内容不限,可以讴歌身边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事迹;可以鞭挞身边无视纪律、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工作不负责任等丑陋行径。我在每篇日记后都有回复。班级日记是我了解班级情况的平台,也是班集体成长的文字相册。下面是一篇班级日记的摘录:

比赛即将结束时,比分扳平了,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王刚带着球“过五关,斩六将”,直杀篮下,只见他轻轻一跃,篮球脱手而出,好一个二分球,30:28,我们班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通过比赛,我看到了我们班的团结和默契的配合。这些男子汉,多少次摔倒了,又能坚强地站起来,任凭汗水湿透衣衫,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打完比赛后,有人说那些男生们打起篮球来真的很“cool”!我们班的凝聚力可能就因为这场球赛而变得更加牢固!我们班真的很优秀,真希望举行更多这样的活动。

至今我的书柜里保存着几十本班级日记,他们是我和学生用文字共同编织的美好生活的记忆,每一届毕业生过年聚会时都会向我索要。班级日记也成为我所带的下一届学生的共读教材。

周记则是我和每一个学生沟通的平台,学生把自己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喜悦与忧伤写给我,我以书面形式回复或找学生面谈,这时的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医师。高三毕业了,学生带着上百篇周记离开学校,那是她一生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有一次,和学生在QQ上聊天,她说:“老师,我暑期在家翻看周记,一边看一边哭,那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高中生活啊!”

此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利用班会时间“共读”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大家》《大家看法》《新闻周刊》《走进科学》等栏目。经过几轮实践,梳理出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各有侧重的高中视频课程。比如,8月军训期间给学生播放《比太阳早起的士兵》《士兵突击》(浓缩版),5月高考前给学生播放《电视散文:我的高考》《王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高了个考》《憨豆先生》等。

长期以来,我一直坚持早读,为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五年来,我每天在班里早读一个小时,读了100本教育名著。我聚精会神地读书的身影,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格魅力是修炼出来,更是做功课做出来的。在与学生共同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朱永新教授说:“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的语言密码需要共读、对话和交互书写。”

二、共学、共事,共同生活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班主任当然也不例外。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德育化是我的一大特色。

我把班级管理和历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讲到梭伦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妥协”精神的重要性。学习美国的“制约与平衡”机制,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制度创新,班级设班委会抓常规,设学委会抓成绩,与“值日班长”构成了制衡机制,保证了班级的平稳发展。

有一次,班长在课间与别人切蹉问题,没有听到上自习课的铃声,值日班长上前制止了他,保证了班级无声自习制度的贯彻执行。还有一次大课间跑操,一名学生向我请假,我随口答应了。体育委员知道后,找到我说:“老师,咱们班是‘人治’还是‘法治’?”我连忙道歉。因为依据跑操请假程序,必须体育委员批条才能准假,我无意中越过了民主程序,体育委员及时纠正了我的“人治”。这一切使我们体会到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我注意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濡染学生,看见学生一只手拿着拖把拖地,我二话不说,自己拿起拖把双手用力拖地。学生看到我拖地又快又干净,也纷纷效仿。每次,我见到走廊里收垃圾的老大爷都会主动打招呼,并经常跟学生谈平凡岗位劳动者的可敬,由于我的言传身教,学生对临时工、勤杂工都很尊重、有礼貌。

陶行知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三、共游、共玩,共同生活

春节期间一个电话唤醒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是我在内蒙古带的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学生举行毕业十年聚会。大家争先恐后与我通话,有的说:“老师,我的孩子已经七岁了。”有的说:“那时,您总是穿着笔挺的西服。”有的说:“老师的歌唱得非常好听!(其实我五音不全)”更多的学生则回忆着那次春游。

那年“五一”,内蒙古的天气还有些许寒意,我和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蹬着板车、带着工具上山野炊。由于山上气压低,饺子煮成了片汤,但我们的欢笑声却回荡在山间。饭后,我们一起爬到山顶,男女生分成两列对歌,歌声、笑声远播云霄……元旦,我邀请没有回家的学生到自己简陋的家中一起包饺子,男孩子踊跃跳下地窖掏萝卜,女孩子动手和面、剁馅儿,大家一块儿说着、笑着,品尝着自己动手制作的、奇形怪状的“作品”,心里充溢着甜蜜,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

课下,我没大没小地跟学生一起踢足球、跳绳、踢毽子、跑操。那时的我,除了大学读过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外,没有读过什么教育名家的著作,一切凭本性自然而然。毕业时,学生纷纷与我单独合影,勾肩搭背,师生界限模糊。那一届我所带的班是学校高考成绩最好的班级,我为此受到了教育局的奖励。

后来,我学习了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的著作和经验,学习了“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的“教育奇迹”,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共游共玩与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收获丰硕教育成果的。因此,近年来,我通过举办学生生日会、校园一节游,开展校史教育六部曲,举行毕业旅行等多种方式,搭设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只有每个个体生命得到群体认可时,个体才会热爱这个集体。每当有学生生日时,我都会利用上午“课前一支歌”的10分钟时间举办生日仪式。全班学生集体给过生日的学生唱生日歌;全班成语接龙,想和小寿星拥抱或祝福的学生便故意卡壳,同学们拥抱时,气氛特别热烈;最后,由小寿星带领全班同学开展励志宣誓。

生日会活动温暖了生命,和谐了集体。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生日会上,我们是最天真、最开心的,我们会开怀地大笑,甚至提出一些近乎无理的要求,这些都成为我们日后弥足珍贵的回忆。……它承载了更多的内涵:许多误会在生日祝福中化解,许多真情在此刻流露。”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只限于从讲台上看见学生,如果只是由于你叫他来,他才走近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提问,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同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忧伤。通往儿童心灵的道路要靠友谊,靠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感受来铺设。”

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我和学生拥有了共同的生活。而十年班主任工作生涯的实践与经验使我深信,师生共同生活才是最好的教育。

栏目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作者 :秦望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454650

责编 :魏强

相关问答

形容共同分享喜悦的成语?

成语应该是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拼音:yǔmíntónglè解释: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语法:与民...

共享荣光的成语?

有福同享有福同享,汉语成语,拼音是yǒufútóngxiǎng,意思是指共同分享幸福,出自《廿载繁华梦》。作谓语;指朋友、亲人等。基本信息中文名有福同享...

同享同乐是什么意思?

同乐的意思是一同欢乐,一同娱乐。同乐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译文:...同...

带共字的成语.急!_作业帮

[回答]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不共戴天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

成语同什么共什么?

是成语同甘共苦,释义甘:甜,喻指幸福、欢乐;苦:艰苦,苦难。指同享欢乐幸福,共当祸患苦难。例句在葬礼上丁先生想起来和老妻当年同甘共苦的日子,忍不住...

十个朋友的成语?

○相知恨晚: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患难与共: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分甘共苦:同享幸福,...

爱屋及乌近义词50个?

以下是一些与“爱屋及乌”意思相近的成语和短语:1.屋乌之爱:比喻爱一个人连带地爱他的家人和朋友。2.惠泽后辈:将恩惠和好处留给后辈。3.举世瞩目:形容...

先享福的成语?

【有福同享】:yǒufútóngxiǎng,幸福来共同分享。作谓语;指朋友、亲人等。【有福同享,有祸同当】:yǒufútóngxiǎng,yǒuhuòtóngdāng,指...

【描写关爱的四字词语.】作业帮

[最佳回答]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

同甘共苦是指什么意思?

同甘共苦(拼音:tónggāngòngk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同甘共苦”意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