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国家以对中国某一事物的具体印象,或以对中国的关系与态度为基础,给中国以各式各样的称谓,虽然不乏褒义的美称,其中也有一孔之见,有历史偏见。历史上对中国有这11个别称,您知道几个?
1、Sinian(震旦)
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震旦是古印度语中对中国的称谓。曾经认为这是一种鸦雀,是中国特有的鸟。其实,震旦纪,是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的地质年代,这段时间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震旦纪的漫漫等待之后,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就创造了地球上美丽绚烂的生命世界。
2、Seres(丝国)
也称塞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丝地”或者“丝来的地方”。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汉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绸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
3、Chink(中国佬)
源于清朝的“Ching”,在英文的俚语中也是中国人的意思,但带有贬义的味道。因为,中国在清末时是最受人欺负的国家,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也成了清国奴。
4、Chinoiserie(中国风)
法语中的一个词,指18世纪中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很多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如中国服饰、龙、宝塔,结合艺术家想像创造出新形象。后来演化的意思较多,有古怪的,吹毛求疵的,繁琐;中国风格,中国工艺品;也有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
5、Chinees(西内逊)
“西内逊”是荷兰语中专指华人的词,也含着对中国的贬义,这是由于那时中国的老弱、保守、落后。现在“西内逊”这个词的意义已仅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到中国餐馆里去吃饭”,二指“中国人”。
6、Jang-gwe(掌柜)
韩国有种说法,19世纪初华侨到朝鲜之后,当地人曾用“掌柜”一词来代表中国,意思是中国人精于做生意,精于算计,也称中国人是“守财奴”,认为中国人挣钱不花。这个词在韩语中有些贬义,现已几乎不用。
7、NuocTau(船国)
越南民间有种说法,将中国说成是“船国”,将在越南居住的华人称为“三船”,大概意思是指中国人是坐船来越南的,而且中国的船舶制造业让越南人羡慕。
8、Blue-Ant(蓝蚂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广大解放区流行“列宁装”、解放装。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这种抹杀个性的政治化服装时尚被推向了极至。一时间,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人讥称为千篇一律的“蓝蚂蚁”、“灰蚂蚁”。
9、Cathe(契丹)
俄语称中国为Cathe或Kitay。有一种说法,China一词的来源应该是“契丹”。中国古代在西方不叫China,因为生产丝绸而叫做“塞里丝国”,就是今天Silk一词的词根。到了契丹建立的辽,和西方的贸易繁荣,国体开放,因此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当时北方民族,比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带叫做“契丹”。随着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渐表示中国的土地。“中国”在俄语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叫做“天下”。如果说前一个称呼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性词,那么俄罗斯人今天在使用“天下”一词称呼中国时,包含着的尊重与称赞之情不言而喻。
10、Cina(支那)
这是近现代中国人民最为屈辱、最为敏感的一个别称。Cina在日本译为“支那”,从江户时代中期到19世纪中期,日本人用“支那”称中国,这与“唐国”,“清国”一样,没有特别的政治含义,尚未直接与对中国的歧视联系在一起。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当时,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在中日关系史中经常生出一些是非。
11、China(瓷器)
中国的英文名是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有一种说法是,十八世纪以前,中国昌南镇(今景德镇,中文读音与英文读音十分接近)的精美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我们中华民族自仓颉造字以来,在文明的进程中,我们整个民族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种身份已经成为了在我们血液中相流传的烙印,在时光的长河之下,绵延至今。
我们号称龙的传人,那是因为龙在我们整个民族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图腾地位,“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我们号称炎黄子孙,那是因为在古老的岁月之前,人族的历史上有着炎帝与黄帝这两位上古先贤,带领人族茁壮生长,为人族的崛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为何我们中国人还被称为“华夏子孙”,难道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华朝吗?
对于我们中国人自称“华夏子孙”,我们都是在心底里是对于这样的名字是认同的,但是同样的,我们很多人却不知道“华夏”这两个字的真实来历。
当初大禹传位自己的儿子启,自此之后启废除了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建立起来了我们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一个封建王朝,也就是夏朝。所以说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谓非同一般,是中国古代我们已知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所以我们很多人都误以为我们经常自称的“华夏”中的夏就是因为夏朝的缘故,就如同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与黄帝的缘故。
所以“夏”字在我们看来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出处,于是人们对于“华夏”的“华”则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因为两个字排列顺序的不同,“华”在前,“夏”在后,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华朝的解释。这样一来,相当于炎帝和黄帝一样,一个是两个历史上的前两个封建王朝,一个是历史上的两个贤明的先贤。
这个解释在我们看来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们国家出土的所有文物古物之中,并不曾有着丝毫的消息表明有着“华朝”这样一个朝代曾经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出现。
所以,夏朝之前还有着一个华朝存在的解释是不合理的没有证据的。华夏二字应该有着其他的合理的解释,那么华夏这两个字的来源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们可以从血脉地理族群上进行分析。
我们自称“华夏子孙”,而恰恰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出现就是夏朝,所以我们总是以为华夏的夏是夏朝的夏,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并不是因为有了夏朝才有了华夏,而是因为有了华夏才有了夏朝。
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意为“中国之人”
在《尚书 尧典》上有提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做士”。
这些史书的记载都表明在夏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华夏这个词的出现,所以说,夏朝其实并不是“华夏”这个词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想真的明白这个词的组成意义,我们就要从“华夏”二字的真正含义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明白华夏的真正含义。
在甲骨文中,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华这个字。从华的甲骨文组成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华这个字是由花的叶子,花芯组成的一个象形字。
《尔雅》一书中有这样的解释:“木谓之华,草为之荣”。
所以就有研究甲骨文的专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就有人猜测华其实就是花。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好的漂亮的,所以用花代表的“华”字也是褒义的,有着赞美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夏字。
在甲骨文中,夏字有一点像一个人,上面好像是人的头,两侧好像是两个人的手,而下半部分又有一点像人的腿。
《春秋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
所以这里“华夏”二字之中的华字,是形容词,而夏指的就是中原地区,所以华夏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形容繁荣的中原地带,这算得上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明太祖实录》记载:“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这里的中夏其实也就相当于中原地带,所以夏的含义就相当于史书上记载的一样,指的是中原之人,所以华夏的夏,并不是来自于夏朝。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最为肥沃的土地,所以引起的外族的觊觎以及侵略,所以这里的华指的是对中原的赞美。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缅怀祖先的习俗,例如每年的清明等节日,为祖先扫墓上贡。而“华夏子孙”这个词语的来源,也很可能与人类的出生有着关系。
中国有着丰富的神话体系,其中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于是女娲被后人称为了人类的先祖。然而在历史的记载中,却有着一位比女娲的身份还要高的人存在。
说起我们熟悉的炎帝部落以及黄帝部落,他们的统治者就是赫赫有名的炎帝以及黄帝,然而在更加古老的年代,这两个部落却是同出一源,都来自一个叫做华胥氏的部落。
而中华民族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祖先叫做“华胥”。在我们古老相传的传说之中,她是燧人氏的妻子,同样也是人族先贤伏羲以及女娲的母亲。
所以华夏的“华”字,也有很大的可能指的就是华胥,在甲骨文中,胥和夏的形,义,声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的推断也是有着合理的解释的并且根据一些考古资料可以发现,现如今西安市的华胥镇有很多的化石和遗址,所以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以前华胥居住过的地方。
而在这些地区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命名就是以华胥,女娲等人的名字命名的。所以,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一位名叫华胥的的祖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从这些,我们其实可以推断,华夏子孙其实是指的华胥子孙。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对于祖先的崇拜缅怀的习俗,所以说,在人类更早的母系社会,以自己的祖先取族名,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
当然,也可以从地理上进行分析。在我们华夏儿女发展之初,活跃在中原地带,所以华夏也指的可能是中原地带,在《周礼》和《国语》两书里曾经有着分析,华山是在如今的河南境内的,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如今五岳中的位于河南的今之嵩山,并且如今密县附近就有着以古华命名的城市。
而夏则应该是水名。古代的夏水应该是如今的汉水。因此,我们所说的华夏,在地理上也有着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上千年,我们毫无疑问都是龙的传人,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无论华夏究竟是什么样的含义,从血脉传承还是地理分析我们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华夏中华华赤县神州九州九区九有九囿九围九原九域赤县神州《三国志·魏书》:“下迄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系指黄河中下游...
[最佳回答]华夏,神州大地,中华,九州,中原,东土大唐,中土,赤县,九有,九囿,九区,九围,九域,赤县神州,华,宁阍,九龙,八彝,安黹.华夏,神州大地,中华,九州,中原,东...
华夏大地华夏文化华夏儿女华夏子孙华夏大地华夏文化华夏儿女华夏子孙华夏大地华夏文化华夏儿女华夏子孙
华夏大地,华夏儿女,华夏风采,华夏之都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
没有华夏的成语,相关意思的成语是:神州华胄。【成语】:神州华胄【拼音】:shénzhōuhuázhòu【解释】: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
华夏儿女造句1、七一党徽映潮头,神州美景不胜收。国泰民安江山秀,华夏儿女竞风流。跟党走,路悠悠,民族复兴凯歌奏;蓝图谋,绘锦绣,富强春风吹不休。2、...
“华夏子民”是一个广义的词语,代指中国的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56个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拥有着共同的...
【放诸四夷】:四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放逐到各地非华夏族居住的边远地区。【裂冠毁冕】:①比喻背弃王...
华不再扬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华冠丽服冠:帽子...
华夏儿女、华夏未央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